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惊蛰至春分间,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
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
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古人把仲春时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即为“龙抬头”),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此外还有“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分别对应各时节天象。
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也由此开始。
一路上,许泽轩看到关中百姓,用着自己‘发明’的曲辕犁耕田,心中突然涌现出一股成就感。
此时此刻,他突然有些理解后世的某些科研工作者了。
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一生勤勤恳恳,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为的或许就是看着自己的科研产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帮助一个又一个百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健康,做出卓越的贡献。
“或许,我可以适当的减少些享受时间,把脑海中那些来自后世的知识传承下去!”许泽轩第一次冒出这样的想法。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
把知识传承下去,不但可以改善这个年代百姓们的生活,也能给自己创造出更好的享受环境。
许泽轩正神游天外,给自己的未来做着规划,突地感觉自己的缰绳,被人扯了一下,不用想也知道,这人肯定是牛老实。
“牛大哥,怎么了?”
“前方传来将令,命我们即刻安营扎寨!”牛老实瓮声瓮气道。
古代的行军速度,慢的让人绝望,《三国演义》中说,某某军队一天行了百里,这种情况只限于纯骑兵部队。
大多数情况下,军队一天也就走个二三十里,比刘备带着徐州百姓一起逃跑,快不了多少。
“早些安营也好,还可以抽出些时间,训练一下那些辅兵!”
辅兵和府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府兵大多出生富户,是大唐初期对外战争的主要战力。
而辅兵则是因为朝廷要求服兵役,而被征调来的农夫,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帮助军队,处理一些杂事。
伤兵营不用上前线作战,除了必要的大夫外,其余诸人皆是辅兵。
“小郎君居然还会练兵?”牛老实是许家的护院,对于他来说啊,主家的能力越强越好,因此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除了刚开始表现出些许吃惊外,更多的还是惊喜。
“勉勉强强吧!”许泽轩含糊的回了一句。
他不通军事,自然不会练兵,可前世的军训,他还是经历过的。
军训中,无论是站军姿,整理内务,左右转、又或者练习正步,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人的服从性,把一个‘民’,变成一个‘兵’。
当然,军训那种练兵之法,只是最基础的,就算达标了,也只算得上新兵,绝对算不上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