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可曾听闻近来朔方城中市井之流言?”梁师都让李正宝坐在了一个自己最容易观察其神态的位置,希望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了解留言的真假。
然而,他的期望注定要落空,李正宝面上不动声色,连一丝一毫的异样都没表现出来,神色坦然的点头道:“陛下问的是关于臣投唐的事吧,此事在昨日,就传的沸沸扬扬,末将自然有所耳闻。”
“那不知李将军对此,有何看法?”梁师都又问。
李正宝笑了一笑,说道:“皆是李世民为了乱我军心,故意为之。”
“好好好,李将军能够如此想,朕就放心了。
将军乃国之栋梁,朕本来还担心将军会受此谣言影响,心生隔阂,故而请李将军前来。如今看来,确实朕多虑了!”梁师都盯了李正宝半晌,都未发现异常,不由笑着打哈哈道。
“多谢陛下信重,末将虽百死,不能报陛下大恩!”李正宝站起身来,躬身向梁师都拱手行礼,口中称谢。
梁师都点了点头,便让李正宝回去。
待其离开,他脸上的笑容,再度冷了下来,低头微微沉思了一阵,朝外张口喊道:“来人。”
“陛下!”梁国不大,但该有的职能部门、官员一个不少,梁师都一喊,便有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只听梁师都道:“立刻去李正宝府外暗中昼夜查探,将李正宝的行踪报于朕。朕倒要看看,到底真的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
“遵旨!”侍卫们领命而去,梁师都揉着眉心,再次躺了下来。
唐军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虽然他已经向突厥的颉利可汗求援,但援军迟迟未至。
援军一天不到,他这颗提着的心,就一天放不下来。
……
……
李正宝离开皇宫后,第一时间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了解梁师都,知道此人一旦起了疑心,就不可能轻易放下。
眼下一定有对方的亲卫,跟着自己,调查自己的行踪。
因为了解,所以谨慎。
这两天以来,李正宝除了完善自己的计划外,一直表现的十分低调,并没有什么异动,直到他收到了柴绍的密信。
柴绍在信中说,他只会等五天,五天一过,就会正式发兵。
接到信后,李正宝急了。
他为什么投靠大唐,还不是为了继续享受高官厚禄?
可高官厚禄,哪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改换门庭之人,唯有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拥有一份拿得出手的功绩,才能站稳脚跟。
若柴绍发兵,攻下朔方,即便他在暗中帮忙,所能得到的功劳,也只有极小的一部分。
想要大功、首功。唯有擒住梁师都,让朔方城不战而降才行。
“为了前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搏一搏!”
篝火点燃了信件,也映照出李正宝那张坚毅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