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颀站起来抱拳行礼:“承蒙诸位看得起,也让赵某感慨,实在没想到庆元府还有如此多的仁人义士,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推辞了,就此由我们几人组成一个抗战保国义卖筹备委员会,就如同各行会一般,我等皆为正副行首,义卖之事我等都一起商量办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力争把这个义卖会办好,为崇国公和鄂州前线筹集到一笔捐款,诸位以为如何?”
“好,有了这个类似行会的头衔,这件事操办起来更加有名分一些,同时也就能直接和各行会进行沟通,这样宣传起来也更加方便!”
“正是,赵兄这个提议好了!”
“那我们便推荐赵兄担当这义卖会的行首,我等皆都为副手!”
“如此最好,赵兄的小龙湾海港的策划完美无缺,这区区义卖会定然也能策划周全,我等跑腿便是!”
郑振等人全都眼前发亮,七嘴八舌的讨论几句之后纷纷推荐赵颀当这拍卖会的头领,赵颀没有推辞便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一阵商讨之后,很快也确定了几个人各自的责任。
赵颀作为委员会的一把手,自然还是负责总体策划,为整个义卖会从头到尾设计一整套的制度,保证义卖会能够顺利进行到底,中间不能有太多漏洞。
郑振熟知杨公镇海港附近大大小的行会,负责和这些行会进行联系。
范海龙负责布置义卖会的场所和接待工作。
高玉成和曹峰、苏厚幼三人都不是杨公镇海港这边的人,不过也常年庆元府和温州福州等地来往,认识的人也不少,可以帮忙在认识的商人之间帮忙宣传,尽量多拉一些人进来参加拍卖会。
特别是苏厚幼,竟然还认识不少鄞县的大学士,细问之下赵颀才知道,这苏厚幼竟然还是苏轼后人,他们这一脉本是苏轼长子苏迈之后,元丰之后为躲避战乱从江西隆兴府迁去鄂州,至此定居下来,百余年相传已经繁衍了八代,家族之中大部分人虽然仍旧读书做学问,但为官者已经极少,但因为苏轼在大宋的名声太大,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说是苏轼后人,必然会被尊重追捧。
苏厚幼虽然经商,但其实学问也相当好,不光是举人出身,而且年轻时候还曾进京参加过省试,不过当时正是史弥远专权之时,苏厚幼看不惯史弥远的作风直接弃考回乡,然后就弃文从商当起了茶叶贩子,数年之后凭借能力和苏氏后人的名声也逐渐做成了大茶商,然后干脆去福建种植茶园当起了庄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