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几亩桑园或几亩棉田,再搭配十亩粮食,便会累得吃不消,那能种许多地。或者……”
刘昌郝叫来一个干活的女工,问:“你今年能得多少工钱?”
“刘昌郝,农活几月收工?”
“还早,棉花结束,便要开始做鞭炮了。”
“那,那,”这个妇女掰起手指头算:“奖励算乎?”
“若算,不以你的算,以大伙平均的算。”刘昌郝说,这个妇女,刘昌郝也有些印象,是牛岭寨的人,比较勤快,奖励拿得多。
“以平均的算,”她又掰起手指头,算了好一会答道:“若是接着鞭炮做,那要做九个月,加上奖励,有二十多缗钱吧,还有彩绢。”
刘梁村的人五味杂陈,在刘家做工工钱高都是知道的,但因为刘梁村的妇女很自私,不过做鞭炮时请一下,至于长工,包括到京城照料丈夫的孙寡妇在内,还只有四名妇女,其他的人,刘昌郝是不会请的。
“诸位,若是换地成功,明年我家地会更多,以后请人也会更多。”
请人是更多,但请那个村的人,就未必了。这样说,也不过哄着大伙主动换地,至于其他的,不落人话柄就行了,至于刘梁村,虽然随着刘四根家衰落,村风能扭转,前身不喜,刘昌郝本人也不喜。
“看看,棉田困工,桑园困工,还有做工,你们手里的地能种得过来么?”
“租子如何办?”一个大户问。
“我如何知道?若不并地,租子以后必更低矣。”
刘昌来说:“若以你所说,棉田亦需肥田,以后好地岂不涨价也?”
“大叔父,未必啊,你想一想,吾村半水田虽不多,然将甲等地乙等地加上去,且我这次换田,又将三百多亩良田交了出来,面积有多少,实际面种足够了。而且我也换到了紫峰口,不会再换再买地,地价岂会上涨?”
黑水河东边还有坡地,丁等地,但东边了,还能称为西坡?
“都会育桑苗?”刘三元小心地问。
“会,包括你家,然有几户人家不会。”
那几户人家呢,他大伯八叔家,梁永昆家,还有梁得胜与刘五板两户,那天刘昌郝去县城,刘仲臣婆娘在村里叫器,梁得胜与张五板也跟着叫,说,最好弄死刘昌郝。
没想到仅过了几个时辰,剧情大反翻。
刘五板与梁永昆也各有一块地,刘昌郝要换,然而有意让过去,那怕未来有一个大缺口陷进来,刘昌郝也未与他们家换田。不但如此,村里仍在盖房子,以前是给了二十贯钱,后面的二十贯没了。盖,不帮助,不盖,立即搬砖头。
刘二根与梁永正两家也不会有往来,然人家是大户,不需要刘昌郝的帮助。刘昌郝又说:“我非刘四根,不会害你们,况且是同村人,必然会互惠互利。然继续想得寸进尺,莫怪我以后无情也。”
大伙听明白,见好就收吧,你们!
开始换田,这回顺利了,而且为此,刘昌郝预算了很久,几乎只用了半天,便将田地换好,因为亏得多,也只换了近六百亩面积。但这个无所谓,主要是能连在一起,圈到了紫峰口。它们便是“托底田”,有了托底田,开始买山。山没有给多少钱,因为给得多,后面的更麻烦。但村里人也无奈,孔押司上次当着刘四根与曹录事的面说的不要太清楚,这些山乃是无主的,谁开发谁纳税便是谁的。为荒山纳税?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