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津,海东经略后军兵马使,授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勋—武骑尉。
凌冲,海东经略中军兵马使,授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勋—武骑尉。
杨咨、武嵩,海东经略中军左右都虞侯,授从七品上—翊麾校尉,勋—武骑尉。
监造军械——汤陇、孟亢;专造一应旌旗袍袄铠甲——侯俭;专治一应马匹兽医——皇甫瑞;专治诸疾内外科医士——徐淮;屠宰牛马猪羊牲口——曹争;监筑城垣——陶圭。全部编入海东经略将作营
原监督后勤押运主管,晁丐、阮迩、阮戊、阮岐、刘棠,因为战功赦免本罪,编入亲卫营,晁丐任亲卫营地统领。
经略使,掌兵民之政,总制诸将,统帅军旅。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节度使一样,都是军职。经略使设置得极早,早在贞观二年,就是延边各州设立了经略使。节度使、经略使的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节度使是持节的,拥有专杀的权力;经略使不持节——所以,在级别上,肯定是节度使要高于经略使。
唐朝,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官。勋官最高一阶称为“上柱国”,正二品,需要经“十二转”才能达到。《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就是说: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最低一阶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只需一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如“李靖”他的全称应该是知,大唐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卫国公、兵部尚书李靖,其中,开府仪同三司是散官,上柱国是勋官,卫国公是爵位,兵部尚书是职位,一人身兼四官。熟至于天子为何授海东经略使呢?渤海国临着大海,在海的西面,为啥叫做海东盛国呢?为啥不叫海西盛国呢?
开元元年,朝廷对大祚荣进行了册封,封其为“渤海郡王”,在其辖地设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并规定定期到唐进行朝贡。于是,大祚荣将国名改为渤海国。
那么,唐朝为啥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呢?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渤海郡是西汉设立的,治所在浮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沧州。到唐代,渤海郡实际上被废除,所以当唐王朝想册封大祚荣的时候,就用了这个称号。
那时候的渤海国知识分子对渤海郡的地理方位很模糊,认为渤海国应该在渤海郡的东方,所以就提出了海东盛国的概念。当海东盛国的概念叫响后,唐朝的历史中,就以海东盛国称呼这个国家了。
起初,渤海国建立的时候,并不临着大海。直至渤海大武义与大钦茂时期,渤海国则在内政与外交都稳定的基础上,真正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后,渤海国才邻近大海。
后来,渤海国也发现自己在大海的西侧,但是海东盛国的称号已经叫开了,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也将渤海国称为海东盛国。
海东经略使辖区,是将安东都护府一分为二,辽东、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为安东;鸭绿江以南,浿水以北,汉四郡乐浪、临屯二郡故地,渤海都督府(渤海国)、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受海东节制;顺便还要防御新罗入侵。
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两汉时,按《史记·朝鲜列传》所记卫满出塞所渡之浿水,和《汉书》所载“汉兴,为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应是指今朝鲜境内之大同江。汉以后至唐,按《新唐书·高丽传》所记高丽王居平壤城,“南涯浿水”,即指今大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