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个,话打就可以打。”徐继先的犹豫让砻沟村的刘兔头很是不爽,他吐出个数字,语气很冲。
“四十个,可以打。”九龙村的肖三伏。他没有刘兔头的意气,反而有谢志善的隐忧。
“以前就有三十二个,应今不晓得。可以打。”李姑村的刘靖宝,这次李姑遭水灾最重,他确实不知道村里还有多少土兵。“一、二十个总有吧。”刘靖宝最后估计了一个数字。
“我这边九十零个。”谢志善说出葫芦村的数字,也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可以莫打就最好莫打。”葫芦村距峒区最近,一旦有事必要其他村支援,因此表达完美好的愿望后谢志善又表示葫芦村的决心:“当然,要打的话,村里的人一个都唔少,男的女的都可以打。”
陈晓宇没有抬头看他,诸人说完他自语着:“麻斜村有四十三个。一共是……两百八十零个。……有些喊不到不来的,最少有两百五十个人。”
陈晓宇估算出至坪里真正能出动的土兵数量,写下这个数字后他问道:“峒民有几多人?”
峒民一在葫芦村西面,一在砻沟村南面,但主要还在葫芦村西面。刘兔头想说话还是忍住了,砻沟南面的峒民不如葫芦西面的峒民多,那里才是峒民的海洋。
“话不定,多的时间可以出动几百个,少的时间只有几十个。”谢志善道。“峒民是一寨一寨,一寨大概是我们一村。真要打,一寨一寨合起伙来,有五六百个。”
“用甚么兵器?”真打起来肯定是峒民更多,陈晓宇问另一个问题。
“弓箭,腰刀、藤牌、梭镖(短矛)更多。”谢志善道。“也有用矛的,只不过矛不常见。”
“不常见?”打架可能是街头小混混拿着西瓜刀乱砍,但更吓人的是一丛一丛削尖的钢管。
“官府会管制枪矛,要是枪矛多,官府会担心峒人造反。”谢志善说了一个所有人都明白的事实,就是官府对武器的管制。所有人都知道,陈晓宇不知道,他好奇问道:“哪些是官府可以的?”
“弓、箭、刀、盾、短矛。”谢志善有些诧异,不明白耆长为何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他就要说的仔细一些:“甲、弩、矛、矟,具装,旌旗、幡帜都违禁。甲弩最忌讳,弩一张徒三年,甲一副弩三张,流两千里;甲三副弩五张,舞死。”
刘兔头等人只知道那些武器是许可的,谢志善却知道违禁武器的量刑尺度,这不由让人怀疑他为何知道的如此仔细。不过谢志善没有解释,陈晓宇也没问,他只是疑惑:“短矛几短子才是短矛?”
“不可以过四尺五寸,过就违禁。”谢志善说了一个大略的限制。宋尺按陈晓宇的测量,和现代尺长度很接近,差了一厘米多一点。以三十三厘米算,四尺五寸大约不到一米五。这和土兵用的长枪有很大的差距,那些长枪最少也有两米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