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七天过去了。
远在海元城的杜如晦,此时也是收到了朝廷的圣旨。
朝廷命令他为东海州特使,全力负责东海州科举制度和税收制度试行一事,就连州牧在这方面都需要配合杜如晦,权利不可谓不大。
杜如晦自从接从夏仁的命令后,一刻也没有耽搁,安排沈木林留守海元城后,自己连夜赶去了东海城。
东海城是东海州的州城,处于东海州中间位置,也是东海州最大最繁华的一个城池。
来到东海城后,杜如晦并没有做太多的休息,直接就找来了州牧,开始商议这些事情。
先要将这个新的制度张贴下去,并且派人到东海州所有的城镇当中宣传,以防有人听不懂,他们还要在每个城镇安排人手进行讲解。
但是现在没有人手,杜如晦就要开始迅速培养人手,培养他们对新制度的熟悉度,毕竟还需要他们到整个东海州去讲解。
所以杜如晦一刻都没有耽误,必须要尽快将这件事落实下去。
时间缓缓流逝。
东海州那些有点家世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朝廷要对东海州进行改革了,并且圣旨已经下来了,如今就在准备阶段,而且改革的内容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知道一些。
就这样,这些人知道了,然后出去喝酒时,就开始传播了,慢慢的,整个东海州的百姓大部分都知道了朝廷要对东海州进行改革,但是具体的改革内容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跟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东海州的百姓就在忐忑中慢慢度过,有对新制度的期待,也有担忧,也不知道到底对他们有何影响。
“大家都听好了,郡守大人在城主府门口和城中各地都张贴了改革内容,并且还派人在城南广场专门讲解,大家有空的都去听听!”
几个骑着马的官员,在东陵城中慢慢游走,边走边喊,引得大部分百姓纷纷侧目。
“什么?新制度下来了?我要去看看”
“同去,同去。”
“也不知道对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有什么影响,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百姓们纷纷在议论,有的去找张贴公告的地方,有的往城南广场走去,反正都想知道改革的具体内容。
此时的城南广场,一个文士正在广场中央大声演讲,讲的都是改革的内容,边上还有很多巨大的石板,石板上贴满了写着改革内容的纸张。
“这位大人,朝廷真的要在东海州举行科举吗?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吗?通过科举的都可以入朝为官吗?”
下面一个穿着简陋的书生大声问道。
这名负责讲解的文士笑道:“这些当然都是真的,科举制度是当今陛下体谅无数寒门弟子,苦读数年,一身才华却得不到发挥,所以专门创出的一种选拔体制,就是为了让天下无数读书人都能一展心中抱负。”
那个书生听完,顿时嚎啕大哭,边哭边喊:“李兄啊!你为何要自寻短见啊!你要是再撑两年,就能等到现在的科举制度了,当今陛下并没有忘记我们啊!”
说完,抱头痛哭!
旁边也有无数读书人,双目含泪,边哭边笑。
被压了无数年的寒门子弟,终于能正大光明的站起来了。
过了一会,这些读书人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
这名文士又开始讲解新的税收制度,毕竟科举制度只是事关那些读书人,但是税收制度却是关乎到大夏所有百姓。
当这名文士讲完税收制度的时候,下方百姓都是一脸震惊,二脸怀疑,三脸担忧,四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