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开疆辟土方面,姬周也就是略略输给姬獳。所以姬獳能得到一个“景”的美谥,但姬周取得了“沫之战”大胜,晋国的外部环境更是前所未有的有优势。
“景”的谥号解读里面包含了文治和武功,却是又比“文”、“武”这两个谥号差那么一丢丢,算是谥号里面非常称赞的一个了。
至于后面的那个“桓”,遥远的吴国看似臣服在晋国的道德之下,不是姬周的功绩之一吗?
当然,吴国可不这么看,他们应该是觉得晋国“人傻、钱多”什么的,觉得晋国是个好朋友,臣服什么的才不乐意。
中行吴说道:“或可以‘平’为谥。”
他的父亲死在姬周派人刺杀中,认定姬周哪怕在任期间晋国取得了良好成绩,还就是个“惠无内德”的君主。
这件事情里面有预设立场。
站在国君和公族的角度,中行偃参与弑君就是罪大恶极,属于死有余辜。
因此,国君只是单独针对中行偃,没有殃及到荀氏、中行氏、程氏,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
然而,在中行吴的角度,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和内涵,国君刺杀自己的父亲就是不对。
在旁观者来看,他们对姬周的感官其实不错,一个只针对个人不会殃及家族的国君,没什么理由去恶意中伤的。
以中行偃当时面对的情况,姬周要是肯付出一些代价,还是很有可能拉上阴氏和范氏一块干荀氏(中行氏)的。
然而,姬周并没有那么干。
吕武心中更加倾向于用“悼”这个谥号。
既然因为姬周干了刺杀大臣的事抵消了功绩,再给予一些挖坑式的谥号就不合适了。
“便取‘悼’为谥罢。”吕武来了个一锤定音。
其余几位“卿”不免心里纳闷,想法大概是:“既然早就有属意的谥号,讨论个什么劲嘛!”
吕武选择“悼”给姬周当谥号还有一个理由,无法给予姬周一个“公正”的评价,干脆用跟年龄扯得上关系的谥号,功过让后人去推敲得了。
关于谥号确认下来,其余的事情也该拿出来商量一下。
士匄说道:“元戎可有安排?”
老兄,你的权柄太大太盛,有什么要一锤定音的先说,免得大家再次讨论了个寂寞。
吕武还真有安排,说道:“弑君之事无需辟谣;围攻我等之主谋为祁午,共谋者为贾硕……,二十余人。”
公族干的围攻没干成,关于几位“卿”弑君的消息却是传了出去。
一种言论的产生,哪怕听上去很是不可思议,还是会有人吃饱了撑着瞎哔哔,流传广了就成了谣言。
吕武太知道谣言一旦产生,越是进行辟谣越会引发讨论的道理了。
面对这么一种情况,冷处理才是最好的方式。
他们再以铁血手段清洗那些参与围攻的公族,震慑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凡事不哔哔,就是干。
看谁脖子上长的是两个脑袋!
魏琦皱眉,问道:“祁氏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