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吴良终于不再忌惮“河神”与“河神的笑容”。
上面有人拽着“蚕神宝丝”这种强度的安全绳,吴良心里有底,因此很快便适应了恐高心理,如同猴子一般在崖壁的悬棺上上蹿下跳起来。
这些悬棺大同小异。
吴良在开了几口棺材查看过后便不再继续开棺,而是重点将注意力放在了记录这些悬棺的排列方式上。
在这个过程中,吴良还发现了一些小细节。
有些地方的崖壁上并未放置悬棺,也并未插入支撑悬棺的圆木,但上面还是有一些深达一米的大腿粗细的孔洞。
这些孔洞都是人工开凿而成。
无论是洞口还是内部,都能找到一些十分明显的开凿痕迹。
通过这些痕迹则能够推断,开凿的工具应该是一种不算太大的扁平凿子,这种凿子的宽度应该不会超过5公分。
至于这种凿子是什么材料,那就不太好说了。
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已经出现了铁器,并且相对比较普及,后世考古界发现的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农具边都是铁器。
不过若是那个时代的普通铁器,想要凿开这种一看就十分坚硬的岩壁,工具损耗一定十分严重,施工难度自然也非同小可。
甚至就连如今瓬人军的工兵铲所用的这种精铁,对付这样的岩壁也十分不易。
“难道这些孔洞插了圆木,上面也放置了悬棺,只不过时间久了,这些悬棺与圆木最终没有经受住风雨的摧残,断裂之后掉下去了?”
望着这些空荡荡的孔洞,吴良心中猜测。
后世考古界发现的悬棺遗迹,便不乏这种掉落的情况发生。
但细想之下,这种猜测似乎又不怎么能够站得住脚。
毕竟这些孔洞可是足足有一米来深呢,圆木插入其中,就算最终支撑不住悬棺一同坠落了下去,也应该还有一截断在孔洞之中,而不是完整的抽离出来,因此断然不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
除非当初这些孔洞根本就没有用来布置悬棺,而是另作他用。
又或是后来还有人来过此处,使用人力将圆木抽了出来……
没有其他的线索佐证的情况下。
吴良一时半会也无法通过这些孔洞推测出更多的东西,因此只得暂时将其搁置一边,继续在查探剩下的悬棺。
不久之后。
吴良终于又有了新的发现。
那是一口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悬棺,只有仔细查看时才会发现,这口悬棺的棺盖并没有使用铜钉封住,而只是简单的盖在上面。
也是因此。
吴良一跃跳到这口悬棺上时,棺盖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移位,以至于吴良被闪了一下,差点没有控制好平衡,直接从悬棺上掉下去。
不过系了“安全绳”,这种情况只能算是有惊无险。
因此吴良只是呼吸急促了一阵,心脏急跳了几下,很快便又冷静了下来。
“这棺材是怎么回事?”
吴良自是有些疑惑。
此前看过的悬棺全部都用铜钉封死,只有这口悬棺被区别对待,吴良当然要看看查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