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刘备点点头,说道:“四弟,坐下慢慢说。”
陈暮便坐下来,看着刘备认真说道:“大哥,我们之前的战略,就是以幽州公孙瓒,洛阳二哥,以及青州三方为支点,合围冀州,一是限制冀州发展,二是为朝廷夺回北方,但现在南方局势更加严峻,我们就得转战于南方。”
“袁术消灭了刘繇,再无后顾之忧。他的实力在南方第一,孙坚这次重伤,豫州群龙无首,靠刘表一人已经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一旦孙坚被消灭,那么袁术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刘表以及曹操。”
“刘表实力虽不弱,然毕竟无法跟袁术相比。至于曹操,兵不过数万,哪怕他击败了吕布,现在也不过是稍稍喘了口气而已,根本不可能在袁术的攻击下支撑多久。”
“等到袁术把曹操击败的时候,刘表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到时候南方尽归袁术,虽然这看起来跟我们没有关系,但大哥别忘记,袁术与袁绍都出自袁家,二袁不管是分还是合,他们反怀篡逆之心却是一定的事情。”
“到时候我们被南北相击,就会陷入极度被动之中。除非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消灭袁绍,但袁绍实力强横,非三五年之功不能将其击败,因此一旦二袁成势,尾大不掉,这天下,恐怕还得乱不知多少年。”
一番言语,清楚地分析出了此时中原地区混乱的局势。别看现在南方地区各路诸侯大混战,好像跟处于北方青州的刘备毫无关系,可问题在于,袁术和袁绍一样,属于不承认现在洛阳刘虞朝廷的反动势力。
别的诸侯虽然也是割据地方,但好歹名义上尊朝廷为主。而这二人却完全不服从朝廷的管教,袁绍在北方拥立伪帝就算了,袁术在南方也是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擅杀朝廷大使。
所以刨除掉二袁内讧的问题,一旦袁术在南方势力成型,就不亚于又一个袁绍兴起,且南方再无掣肘,对付一个袁绍就已经很艰难,更别说同时对付两个。
陈暮的分析逻辑简单清晰,句句到位,也很清楚地告诉了他为什么要先南后北的原因,刘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问道:“那北方,我们该如何是好?”
“就只能暂时采取守势了。”
陈暮沉吟道:“全方面退出冀州,以平原为构建的防御体系固守,不再对冀州钳制,最少需要三到五万大军南下,才能制得住袁术。而且我们必须开始新一轮的征兵,以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再对冀州产生威胁的话,那公孙伯圭那边.......”
刘备立即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他只是分不清楚主次,不代表他蠢。冀州战场主要力量还是来源于青州军与洛阳军,这两股兵力加起来是十四五万左右,而公孙瓒只有五六万人马,三方合作,刚好二十万大军,与袁绍二十多万大军对峙。
一旦青州这边开始撤兵,那正面压力就会来到公孙瓒头上。公孙瓒退兵回幽州还好说,就怕他性格刚烈,不愿意退兵,到时候和袁绍决一死战,这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陈暮说道:“此事还得大哥亲自去一趟南皮,与伯圭兄陈述厉害,告诉他我们是为了去救孟德允诚文台,希望他看在当年携手同席的份上,撤兵回幽州。”
老道德绑架了。
按理来说,曹操鲍信孙坚他们死不死关公孙瓒什么事情?
刘备和公孙瓒好歹还是发小兼同窗,小时候的好兄弟,有这层关系公孙瓒才在讨董之时一直力挺刘备当盟主,而且公孙瓒和刘备本身也有很大的利益牵扯。
公孙瓒为什么能够起势?
是因为他与幽州北面的东部鲜卑关系很好。
汉末时,檀石槐一统鲜卑,给予桓帝灵帝时期造成了很大麻烦。
然而自檀石槐死后,他原本一统的鲜卑各部落开始分裂,鲜卑人的实力大不如前。
东部鲜卑居住于幽州以北,也就是后世的内蒙赤峰市一带,每年冬天一旦出现严寒天气,牛羊大批冻死,他们就得南下劫掠。
而陈暮为公孙瓒提供了烈酒,青州为他提供了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卖到了北方,鲜卑人将牛羊再卖给他,双方各取所需,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战争,就变得极少。
每年秋冬季节,都有成群的牛羊赶到青州,为青州人带来大量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