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25章 四省锁钥

第425章 四省锁钥(4 / 4)

如今亲自来了这里,才验证了他内心在西征之前就已经埋下的一个想法——未来要在西北广泛种植棉花,发展棉纺、让西羌人逐步从“牧而不游”转化为完全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关键一点就是要在刘家峡兴修水利。

当然这儿修水利会比都江堰乐山堰更加复杂一点,可能得在峡口上游找相对低洼封闭、适合蓄水的区域,拦洮河筑坝、导流决口,在汇入黄河的时候形成一个堰塞湖,以及挖掘配套的导流泄洪渠、两边都能盖满水车。

李素修个蓄水湖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发电了,他只是为了“调峰蓄谷”,确保黄河洮河在这一段,每个季节的径流量和水流冲击动能相对可控,水少的时候就把蓄水湖的水放出去,放空得差不多了遇到水多的季节就蓄水。

这样一来,至少能解决“水车类机械因为各个季节水流速度、水位高低差距过大,而无法使用”的问题,让原本可能一年只能有效运行三四个月的水车,变得可以运行八个月甚至十个月(要跟都江堰一样全年十二个月开水车是不可能的,因为黄河上游枯水期太干旱了)

顺便还能优化一下流域附近的灌溉条件,同时还确保枯水期也能开船。

到时候,陇南的洮河流域,深入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头,青海的湟水流域,西凉的浪水、弱水流域的棉花,都能集散到这儿来纺棉纱、织成棉布,让兰州成为棉布之都,让西北民族摆脱对羊皮袄的依赖。

从此可以安定相当于后世青藏、新疆、甘肃的广大地区,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可谓是功德无量(湟水河谷面积只占新疆省的2%,但后世的工农业产出都占整个青海省的六成以上。精华地区都在这儿了,因为只有湟水流域可以跟黄河连通,其他都是高原烂地)

而且历史也已经给李素报了答案了,在整个大西北,能搞水能工业的只有刘家峡这一个点了,黄河上游水量太少,再往上都是渺无人烟的地方,也不好施工。刘家峡再往下的话,因为四河汇流,黄河水量陡然变大了好几倍,不方便拦截,不像在刘家峡口可以“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同时一旦过了皋兰山峡谷,黄河的落差也没那么大,水流流速一慢,可以开发的水能资源就低效很多了。选址刘家峡这个位置,是后世多少代地质和水利专家勘探总结的结果,这个问题李素当然要直接听后世聪明人直接报的答案了。

当然具体施工当中,肯定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到时候该让诸葛瑾解决就找诸葛瑾,该找诸葛亮解决就找诸葛亮。毕竟之前修都江堰乐山堰积累下来的经验里,也没搞过“堰塞湖、蓄水库”这样的骚操作,哪怕是不发电、不需要全围挡坝体,但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难题,依然不是李素自己能搞定的。

还是那句话,李素只能当甲方提需求,但他是个优秀的甲方,需求很具体,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甚至于,考虑到以后都准备修“刘家峡泄洪区”了,李素这次如果打算把金城里的韩遂死党彻底斩尽杀绝,都能提前在刘家峡口蓄水,然后等黄河洮河湟水的水流攒多了之后,直接冲下去把金城全城都淹了。

只不过他觉得金城城内也不都是罪不可赦的十年老贼,毕竟还是有百姓的,哪怕百姓的人数可能还不如老贼多,而且蓄水淹城花的时间也更多,还不如让关羽想别的办法。毕竟郭汜和那些死硬的羌王才是今年主要的敌人,韩遂只是开胃菜,不能耽误太久。

车队通过刘家峡后,又蜿蜒航行了两天,尤其是洮河、湟水汇入黄河的那两个点,水流湍激,李素都让大篷车队上岸用牛拉上二十里,等水流稍稍有规律一些才能继续开下河流淌。每一处如今还不利于篷车航行的点,李素也都记载在地图上,将来平定之后要好好种田整顿。

五月二十七这天,李素终于完成了对全程的勘测,他的车队也抵达了金城以西的黄河-浪水河口,关羽的大营正扎在那里。

关羽已经打造好了攻城器械,对金城实现了西、南两面的围困。东面只围了一个东南角,留下了东北侧就是想逼韩遂守不住的时候弃城逃跑。而正北面因为靠着滚滚黄河,城墙都快修到河边了,几乎直接以黄河为护城河,所以也没什么好包围的。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