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里看不到人的全身,只能看到在深邃的壕沟里,不断有人向前涌,就像是草原上的土拨鼠在地道里前进。
有人扛着木料,扔到了“炮位”内,可以看到里面有人正在往地上铺木料。
汉尼拔皱着眉,数了数炮位的数量,大约是三十个。
也就是说,攻击方至少有三十门重炮。
之所以断定是重炮,也是军校的课程:
攻城重炮,需要在炮位下铺垫木料、木板或者原木,以防止重炮陷入到泥土中,导致炮口仰角不能掌握。像是地板一样铺开的木料,可以减轻重炮对泥土的压强,压力除以面积才是压强。压在轮子和泥土上、与轮子压在拼接地板上,当然不同。
这还是很正确。
虽然现在还看不到重炮的影子,汉尼拔以多年的军校经验,还是凭借那些炮位推断出攻城方的重炮很快就会抵达。
除了那些挖掘重炮炮位的人,剩余的人则开始经典的Z字壕延伸。
法**校要塞工程学第三课:攻城方靠近棱堡的最佳选择,是从第一道壕沟开始,挖掘Z字形的壕沟,曲折接近。
直接挖一条垂直线,守城的火炮可以直瞄射击。一枚炮弹落入壕沟的话,就会穿糖葫芦。那还不如毫无掩护,在地面上直接冲击。
Z字壕转折角度,要考虑棱堡的形状、星角的分布,计算出最佳的角度,在一个可调范围内,选择最省力的角度。
挖掘Z字壕的人,和之前挖第一道壕沟的人差不多。
也是四人一组,第一个在前面挖本人深就向前挪动,后面的人跟进,将壕沟扩大。
不过几天的时间,棱堡外围就像是一道蜘蛛网。
无数的壕沟从第一道壕沟处向内延伸,蜿蜒曲折。守城方看不到任何一个暴露在外的人,只能看到不断飞出的泥土。
战场上恐怖的静谧,更让城中的守军压力倍增。有人忍不住朝着壕沟开枪,可并没有任何作用。
炮兵大尉也放弃了试探炮击的想法,炮击,对Z字壕毫无作用,除非有人发明出可以爆炸的炮弹,用曲线极大的臼炮发射。
围城的第八天,Z字壕已经延伸到了棱堡前不到二百米的地方。
和汉尼拔预料的一样,Z字壕挖掘到距离棱堡二百米、距离防护坡110米左右的时候,不再继续向前挖掘。
而是转为横向,开始挖掘第二道平行于棱堡的壕沟。
汉尼拔知道,这道壕沟会挖的比第一道要宽、要深。这里将作为最终攻击的集结点。
法兰西军事技术学院要塞工程学又一课:在攻击方挖掘第二道壕沟的时候,是出城反击的最佳时间。
如有可能,要塞指挥官应派遣精锐的掷弹兵。在傍晚挖掘懈怠的时候,朝第二道壕沟发起冲击,填平壕沟。
否则,一旦第二道壕沟挖掘完成,攻击方有了集结地和前出阵地,防守方反击将会遭到攻击方的火枪杀伤。
这还是很正确。
但汉尼拔没法用。
那些该死的哥萨克,之前已经全部葬送在了城外。
他的手里没有多余的兵力,单纯的防守已经捉襟见肘,更不可能出城反击。
透过望远镜,汉尼拔发现远处的第一道壕沟外,许多人正在树林里砍伐树枝。
这些树枝不断通过壕沟向前运送,很显然,这是攻城方在为填平护城壕做准备。
一旦开始进攻,敢死队就会把这些树枝木料扔到护城壕里,填平壕沟,瓦解棱堡的最后一道外层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