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之所以回生出如此明显的妒忌之心,其实也和他背后的儒家势力有关。
自大唐立国以来,天下求学者众,九成皆学儒,但就这今年以来,天下学风明显出现了变化,
大量年轻人开始向往天工院,开始向往那些能带来切实利益的知识。
天下从文者能做官的终究时少数,即便有运气上佳者以布衣之身当了官,但在没有背景,没有传承的情况下依旧会没落三代,以致成了寒门,最后彻底泯然。
因此,天工院也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一旦学了天工院的知识,日后不论是当个账房先生还是去从事秦国公给出的机械研发、维修等工作,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谋生之法。
更何况今年一整年大唐的变化百姓都看在眼里,那都是天工院的功劳!
而天工学院做为步入天工院的唯一阶梯,绝对是求学的极佳选择。
在声望、生源的双重流失下,孔颖达这个当世大儒坐不住那是非常正常的。
“朕也如此觉得,既然这样,此事就休要再提。”
“东瀛使者,朕便准许你们与天工学院交流。”
最终,李世民拍板定下结果,但也没对弹劾李言的孔颖达做出惩罚。
毕竟不管怎么说,孔颖达都是当世大儒,一旦朝廷对他反应过激,很容易引起民间的不满。
届时一旦天下读书人闹出事端,朝廷也不好收场。
因此,与其对孔颖达进行不痛不痒的处罚,还不如放任自流,等近日朝堂之事流出,儒家在民间的形象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这儒家也确实到了该整治一番的时候了。
面对皇帝的决定,孔颖达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反驳些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看懂了皇帝的意思,他只能选择沉默,权当今日之事从未发生。
“我等谢过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
东瀛遣唐使看完了戏,赶紧回归状态,极其恭敬的九十度弯腰鞠躬,以示尊重。
……
一个时辰后,秦国公府内,李言得到了下人的通报,那个常来送旨的老太监,王德来了。
王德给李言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同时也开玩笑般的提及了大朝会的事。
“东瀛遣唐使?学问僧?来天工学院交流?”
李言提炼出了关键信息,丝毫没在意王德提到的朝堂争端。
李言现在在意的是东瀛人来到了大唐,而且还要找自己的天工学院交流,他在仔细考虑该如何处理。
要知道,天工学院里教的可都是干货,李言并没有那种无私奉献给全世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