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扫大街也有十余年了。
在街坊邻里的记忆中,每一个浓雾弥漫、小雨如毛、寒风刺骨、酷暑骤雨的日子里。
在街道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十几年前,我刚找到这工作,街道上还有很多牛车马车嘞,没见过吧?那时候满大街都是马屎牛粪,又脏又累,都没人愿意干。”
穿着油布围裙的阿婆,拄着扫帚,满是褶子和沟壑的面孔上,随着她的追忆,皱成了一朵老菊。
在她旁边,站着一名身穿陈旧风衣的黑发男子,男子虽然年轻,皮肤却带着风沙洗炼之后的粗糙。
他蹬着一双掉皮的老旧皮鞋,看起来就像是不愿意放下绅士体面的年轻人。
倒是他旁边的小姑娘,俊俏喜人,质朴衣衫,遮掩不住清灵俊秀,一双眼睛看着就让人欢喜。
这两人自称是互联网邸报上的啥记者,要写什么纪实稿子,反正阿婆不太懂,就应了下来。
“就你坚持了下来?怎么不换个轻松点工作?看年龄也不大啊?”年轻男子问道。
他不是别人,正是余生安。
他身旁的女子,乃至顾未萌。
在工和国会议上,余生安并未给出具体施政方针,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想仔细摸底一下,再制定相应政策。
至于为什么带着顾未萌,则是顺便带她熟悉环境来了。
“对啊!没法子,身后跟着小尾巴,没法找其他工作。”阿婆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街边墙角。
一名长得肥圆的青年,手指搅弄在一起,不好意思咧嘴笑着。
——虽然他看着正常,但余生安一眼还是能看出,他的智力有问题。
“他就你一人带吗?他爸呢?”余生安惊讶。
“走了,七八岁那年,瞧他不对劲,就走了。”阿婆神色有些暗淡。
“这么多年,就是你一个人拉扯大的?”
“是啊,以前辛苦啊!现在好多了,马车不给上路了,路上干净多了,就是些树叶之类的垃圾,工和国成立后,还给我涨了工资呢!一千二百块一个月,之前一个月才2英镑!”
不知道是不是鲜有人理会,阿婆谈兴很高,主动诉说着。
她口中的一千二百块,自然是工和国成立之后统一更改的货币换算单位。
换上成英镑的话,正好5英镑。
“这是基本工资吧?”余生安还有些印象。
“对对对,基本工资!”阿婆眉开眼笑,显得十分满足。
“听说最近经济不太好,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影响到你了吗?”余生安又问道。
“经济不好?没有啊,我感觉挺好的,面包棍还是10便士…互联币,要是买陈的更便宜嘞!”
“我跟你说,现在哪有找不到的工作?都是嫌工资太低的。以前一个月3英镑的面包房学徒大家抢着干,现在不给一千四五,都没人做!”
阿婆手背拍着手心,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是嘛!”余生安笑了笑。
据他所知,除了基本农副产品,第二产业商品基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极个别涨幅甚至达到了50%。
根本原因,自然是原料进口缩减,克维尔采购下滑,形成的恶性循环。
阿婆想来从未不消费这些产品,对其自然不太敏感。
“迪恩!迪恩!来来来,去把这垃圾倒了,快去,还记得垃圾桶位置吧?”
阿婆聊着,招呼起她儿子,让他倒垃圾去了。
青年扭扭捏捏,有些怕生的走过来,接过母亲手里的簸箕,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母亲脸色,确认垃圾桶的位置。
“这孩子,怕生得厉害!”阿婆看着迪恩的姿态,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着。
“人嘛多少都会有些怕生。”余生安回道。
“哎,先生,您是文化人,我能问你个事吗?”阿婆忽然主动起来,一双眼睛,奕奕发亮。
“您说?”余生安点头。
“你说,咱们工和国能……继续下去么?”阿婆有些鬼鬼祟祟的看了周围一眼问道。
“嗯?”饶是余生安执掌语言文字权柄,也被阿婆这话搞得有些糊涂。
阿婆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听牧师说,互联网之神是邪神,工和国坚持不了多久,我倒觉得工和国挺好,我家娃,脑子笨,学东西慢了点,我就想着十年不成,那就二十年,我今年才四十,还有些年岁好活,我就怕工和国……”
后面话,阿婆没敢说。
余生安怔了怔,笑道:“工和国会存续很久的!”
“真的?”
“真的,我保证。”
“那可太好了!”阿婆喜上眉梢,笑着笑着忽然双眼一红,忍不住嘟囔一句:“这辈子欠他的,还清了,下辈子就不当母子了。”
“妈,倒好了。”迪恩走了过来,邀功似的举了举脏兮兮的铁皮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