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莱克斯来中国的话,单单一个欧洲生产,就在售价不占优势,而且就算是整机进口,售后服务也是一个大问题,自然不是本土品牌的对手。所以伊莱克斯最终只能守在欧洲市场上。
荷兰的其他企业也是如此,比如壳牌、比如联合利华,都是在世界各地插旗,硬生生的将制造业做成了国际贸易。
荷兰人身上天生自带贸易的基因,所以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这个问题摆在飞利浦面前时,飞利浦压根就不需要进行选择。
既然飞利浦在马来西亚的电源插排工厂已经无法拯救了,那尽快的转移订单,保证产品的供应,就是飞利浦的头等大事。
大不了就把电源插头的业务当成国际贸易来做嘛!
李卫东也很乐意接下飞利浦电源插排的代工。
原本李卫东是打算从飞利浦那里弄到一些剃须刀的代工订单。毕竟飞利浦的剃须刀还是世界顶级的,通过代工飞利浦剃须刀,也能提升小狗剃须刀的工艺水平。
后来李卫东一打听才知道,飞利浦在马来西亚的电源插排工厂,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然要倒闭了。
于是李卫东干脆就主动出击,联系到了飞利浦亚洲区的负责人柯慈雷,结下了飞利浦插座的代工任务。
电源插座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但家家户户都能用到,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
后世中国生产电源插排的龙头企业公牛,大概占据了国内六成多的市场,一年的营首就能破百亿。
而且电源插排的利润也不小,李卫东经过估算,给飞利浦代工电源插排,竟然有近七成的利润。
这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地的电源插头样式和标准是不同的,也是不通用的。
比如中国的两脚插头是直立的,三角插头却是倾斜的;澳大利亚无论是两脚插头还是三角插头,都是倾斜的。
美国三角插头也是直立的,并且地线接头是圆形的,日本所使用的标准跟美国差不多。
欧标的插头是两个圆柱形连接头,但是在三角插头但你高中,地线的标准,各个国家的标准则不一样,但双脚插头基本上都能通用,除了英国之外,因为英国电插头是单独的一种标准。
所以电源插排这种商品,都是针对特定市场进行生产的。
各国的经济水平不同,购买力也就不同,插头标准的不统一,就造成了电源插排的利润的差异。
德国的电源插排售价,怎么可能跟印度一样?即便是两种插排用料都差不多,但卖给德国人的肯定要更贵,而其中的利润也必然更大。
更何况向发达国家出售产品,肯定要卖一些高品质的优质产品,“优质”两个字往往就意味着高价,高价产品也必然会与高利润挂钩。
所以往欧美这种富裕国家出口高品质的工业产品,肯定会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九十年代后期,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像是电源插排这种产品的订单,也还没有转入中国。
那时候很多欧洲国家,还在自己生产电源插头,而不是将生产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