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遍温度还零下呢。
插秧的话怎么着也要五月初那样。
水稻在北城也要顺利的推广,如果没有天灾**,实验室里出产的水稻亩产量是两千斤。
这里就是种子基地,争取在三年之内让北城成为全国水稻产量最高的地区。
估计三年之后大米就和玉米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了。
乔青玉刚转了一会儿,孙副社长就坐着拖拉机来到了乔家大队。
他都没有等到明天。
这些天其实他一直都忧心忡忡的,可还不敢和别人讲。
今年全公社种植的玉米如何,他心里有数,小麦大豆都没问题,唯一的就是水稻。
加上乔家大队的五百亩,今年公社可是种了将近一万亩的水稻。
要是成了就翻身了,这要是不成,那他这副社长也没法干了。
公社里有不少人,就让他只拿乔家大队做实验,成了的话明年大面积普及不就没风险了吗,如果不成这不是也减少损失吗?
可是那些水稻秧苗都已经培育下去了。
还是县里拨的专款。
很多很多钱呢,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这要是挣不出来他死都谢不了罪。
所以乔青玉就看到本来应该精神矍铄的孙二叔瘦成这样了。
孙二叔也不好跟乔青玉说他的担心,如果这样的话,以后有什么新品种,这乔青玉肯定不会第一时间考虑他了。
试验试验嘛,本来就是冒着风险的。
不想干出成绩,那就跟别人屁股后吃屁都可以。
想走到前边就要冒险,这很正常。
乔青玉跟着孙副社长去了秧苗培育基地。
已经出苗了,绿意葱葱的看着很是不错。
乔青玉并不担心,真的。
北方幅员辽阔,土地肥沃。
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北方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可想而知,这土壤该有多么的肥沃了。
再加上经过空间实验室培育改良的种子,只要不遇到天灾颗粒无收的几率几乎是零。
可明显的,当摊子铺了下去之后,孙二叔难免担心。
想了想,乔青玉就跟孙副社长说,“我给王教授打个电话,如果他有时间让他到这里来指导一下。”
孙副社长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然后双手一拍,“王教授那可是水稻的大行家。他能来咱们这里看看,可真是太好了,就是……不知道他能来吗?”
“我打电话试一试。”乔青玉也没说满。
她去打电话了,孙副社长心思忐忑的在办公室门口来回走,如果王教授能来指导,他悬在嗓子眼的心,就能往回放那么一部分。
没有想到王教授满口答应,说是明天正好有车到北城,他就顺便过来看一看。
按照路程的话,后天早晨到,孙副社长高兴的连忙给县里打电话。
然后连声的感谢乔青玉。
但在心里却也不得不佩服她,别看人家乔青玉年龄不大,这人脉真广,真是一句话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