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很快啊!
看来讲道理这个事儿,也是需要锻炼的......这些日子,他可是一有功夫就和羽林骑士还有女班直们讲理!这些羽林骑士和女班直的“魂龄”都和赵楷差不多,所以大家凑一块儿讲理特别来劲儿,共同语言多啊!
道理讲多了,自然也就通透了!
通透之后,赵楷就知道讲理这事儿不能靠他一个,得大家伙一起讲......还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唔,这个道理的办法他好像一直都知道啊!只是过去没有想起来。
......
“诸卿,今天朕讲得怎么样?朕的大道理不深奥吧?下面的弟兄们都能听懂吗?”
汝州大营的中军大院(是大院,不是大帐,因为曲端占用了一座不知道谁家的豪宅)之内,正在赐宴请吃饭的赵楷,一只开封特色的油煎小鸡下肚,又喝了两壶米酒,继续开始讲道理。
胖子赵鼎小心回答:“官家道理通俗易懂,下面的兵士就是大字不认一个,也是能懂的。”
“哦,那朕讲的对吗?”
赵鼎一听这个问题,头都晕了——考进士都没那么难!
“对!”赵鼎重重点头。
问题虽然难,但答案是唯一的!
必须说“对”,要不然就没官可当了,说不定还会没命!
赵楷又问:“既然这道理又简单,又是对的......那为什么过去没有实行?”
这个......
赵鼎那么大学问的学霸都回答不了了。
其实大宋这个国向来就不喜欢简单而且易行的道理,非得整些奇奇怪怪的路数,弄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譬如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变法?富国强兵?其实不对,变法之前宋朝也挺富,全世界没有更富的了。当然了,富无止境,想多捞点也没什么。
可实际上那场变法真正的目的还是强兵。当时西夏崛起,不但脱离大宋统治闹了独立,还不断入侵大宋西陲。而辽国也跟着趁火打劫,不断提出增加随便和割占土地的要求。
但是......军事问题,靠经济改革真的能圆满解决吗?
军事太弱,难道不应该先考虑“选良将、练精兵”,如果发现财政不能支持“选将练兵”,再考虑捞钱、节支或是拿出官田来分发。
总之,“选良将、练精兵”应该摆在第一位啊!
哪怕大宋以文御武,不相信武将......那也该派个真正知兵,而且又能任事的文官重臣,去负责替朝廷练兵啊!
最好能训练一支可以为朝廷牢牢掌握的新军!有个十万八万的,即便灭不了西贼,也狠狠教训他们几回,以换取西陲边境的长治久安吧?
可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直到宣和北伐时为止,从来没有人提及此事......最离谱的是,在确定“联金灭辽”之国策的重和元年(1118年)后,大宋朝廷也没想过训练一支新锐之兵去执行联金灭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