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人口?(2 / 2)

施耐庵的《水浒传》里面和尚勾引良家妇女,和人通奸,本身就不是臆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取材于实际。

这也是为何《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缘故。

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的。

正是因为民间众多的人对于这一份职业有着充分的向往,故而,老朱才几度下旨,减少寺庙数量和寺庙内的和尚人口,勒令部分僧人还俗,躬耕生产。

现在,胡惟庸在朝堂上将这件事提出来,毫无疑问,更是将这件事重要性拔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朝堂一旦形成决议通过,那谁若是反对,就是和整个朝廷为敌。

谁挡在前面,谁死。

即便是老朱,作为开国皇帝,拥有极高的威信,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朝中众多大臣自然是没人站出来反对。

这关我啥事啊?

和尚还不还俗,反正又不会影响到自己,这管他个球。

这事儿丞相提的,皇上之前就提过,现在更不用说了,肯定是答应的。

这反对,直接和丞相和皇上刚正面?

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没事儿找死么?

朱标也是暗笑,看来之前胡惟庸给自己定了目标,算是有压力了。

这条条策略,几乎都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的再想,怎么能让天下尽快的恢复元气,让人口,粮食,赋税再多增加一些出来。

就该如此。

胡惟庸这种大才,不让他自己逼自己一把,是压根不能充分展示出他能耐的。

这要换李善长,会这么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进行改革么?

多半不会的。

毕竟,李善长原先是丞相,这熟人太多,有些地方压根还没下手,这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就托关系找来了。

到时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纵然李善长自己能够经受得住,可他的家人呢?兄弟呢?子侄呢?

所以,要推行新政,就必须换相。

因为这相当于重新构造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便是胡惟庸,胡惟庸选择哪些人作为自己的心腹,那是完全由他自己决定的。

而在这个构造的过程之中,胡惟庸自然会优先选用那些能够贯彻自己意志的人。

朱标想到这里,不由得再度看向老朱。

莫非老朱当初换相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打算?

大概是吧!

毕竟,原先的时候,李善长主政中书省,就在一些事情上很让老朱不满意。

不是李善长干的不好,而是老朱觉得,凭着李善长的能力,本可以做到更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夺了天下之后,在老朱看来,李善长明显是懈怠了许多。

他已然是位极人臣,受封国公,又是中书省丞相,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这种情形之下,只要他不祈求皇位,实在是别无所求。

可皇位,李善长压根就没有动这样的心思。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