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与刘成介绍了这些之后,说凉州这里动荡的根本原因,就是放牧的胡人,与种地的汉人之间,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
生活方式,以及获取财富的手段儿不同,让汉人与胡人之间有着天然的矛盾。
其次便是治理凉州的官员。
前来治理凉州的官员,来到凉州之后,大多心理上就带着一种优越感。
他们看不起凉州人。
不仅仅是凉州的胡人,凉州的汉人这些,他们也一样看不起。
心里面本身就带着优越感,那在施政之类的时候,自然不会多好。
在根本不将凉州当人看的心理作用之下,各种变着法的剥削,就开始了。
凉州这里,本身情况的就复杂,各种关系搅浑在一起,有了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所弄的各种不把人当做人的事情,进一步加剧和激化了这里的矛盾。
导致百多年来,这里就没有彻底的平稳过。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则是军队方面一些人的有意放水。
军队,是要打仗的。
开拓进取的时候,军队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最大,也最容易升官发财。
但东汉早就没有了向外开拓的雄心,也没有了那样的能力。
主要是财政上面吃不消。
如果财政上面能够吃得消的话,已经死去的灵帝,也不会各种变着法的卖官,还将打折促销之类的弄出来,想办法进行收钱了。
军队没有办法开拓进取,没有仗打,那就意味着军队和军方的话语权,以及获取军功晋升的途径要小的太多。
为了不彻底失去这份自留地,所以以往在整治凉州,与凉州羌人作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在暗地里有所留手。
这样,他们才不会被进一步的削减……
除此之外,贾诩又在信中,与刘成说了凉州三明的事情。
所谓凉州三明,分别为皇甫规,张奂和段熲。
三人都是近代以来,三位在对待凉州之地上是杰出军事家。
因为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在他们的手上,凉州羌族,被打的很是凄惨。
贾诩没有过多的讲述凉州三明对战羌族的详细细节。
在贾诩以及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不管羌族闹得有多凶,大汉出兵,打这些人,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主要与刘成说了这三人对待羌人的态度上的不同。
皇甫规和张奂主张采用相对温和的办法,来解决羌乱。
也就是在将羌族打败之后,将一部分羌族,使用强硬的手段儿,将之从原地给迁移走。
迁移到汉人多的地方,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由之前放牧,强迫转化为农耕。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不过,耗费的时间太长,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而大汉朝廷手里面是缺钱的。
也正因此,二人所执行的政策,并不能够被一直执行下去。
凉州羌乱,一直没有被解决。
后面段熲出马,他向灵帝保证,三年之内,就将羌乱平息。
段熲的办法,与皇甫规和张奂完全不同,他们是抚,段熲就是剿。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你们羌人不是一直都在动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