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杨俊民满脸笑容的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礼。
在沈阁老和叶尚书遇难后,朝廷现在就是以杨俊民为主,身兼户部和工部两个尚书。
也是具体工作最多的。
毕竟之前邢玠还向京城输送点税收,这点银子是归他支配,而且京城实际上还有不少官员,俸禄也要户部发放,说到底大家都是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得了个官,真要是就这样抛弃也舍不得。尤其是那些出身寒微的,在京城至少俸禄还有保证,而且杨大帅之前还加了养廉银,虽然这个名目很让人羞耻,但银子终究是很香的。
养廉银也是银子,不能因为这个名目带有羞辱性,就看着银子不要啊。
俸禄加上养廉银之后,京城官员们收入还是可以的。
锦衣玉食的确不够。
但养活全家衣食无忧还是足够。
然后因为清闲,平日写个文章,卖个字画,还有懂医术的给人治病,给家乡商人充当在京城的落脚点。
也能赚不少呢!
而六部剩下还有杨大帅的老朋友顾养谦。
他身兼礼部和刑部尚书。
至于剩下都察院还有一个左都御史,这个是陕西人温纯,不过现在都察院是真正闲差,连御史都没几个了,温纯之所以不走,就是凭着他的傲骨,留在京城恶心杨丰而已,因为都察院的奏折已经没人搭理,再加上也想赚些外快,所以他和剩下那些御史如今主要工作是办报纸……
都察院报!
名字就是这么嚣张。
就是记录他们抨击朝政的那些奏折,然后每天派人送到保定,由保定那边负责出售。
生意很好。
各地士绅爱死这份报纸了。
毕竟这还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虚幻的满足,仿佛他们依然生活在众正盈朝的时代。
仿佛朝廷的忠臣们依然在和奸臣斗争。
尤其是遇上那种足以振聋发聩的煌煌雄文,他们说不定当天的饭都能多吃几碗。
所以都察院编辑部的御史编辑们,正在温左都御史带领下,逐渐开始震惊体化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毕竟这些报纸都不便宜,销量的增长,为他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银子。至于内容真假就无所谓了,他们是风闻奏事,过去连给皇帝的奏折都不负责保证真假,又何况是现在面向士绅们的,再说理论上这些内容也不是给士绅看的。
人家这是御史风闻奏事的奏折,都察院报只不过是负责汇总起来。
至于奏折为什么会流出……
过去是怎么流出,现在还是怎么流出的呗!
大明朝过去的奏折还不是一样刚进宫,紧接着就已经在外面传播。
总之这些年里,京城的官员们已经开始学会适应这个时代。
毕竟还能怎样?
不想反抗就只能学会享受。
不过杨尚书不一样,他是真正还有些实权的,他是山西人,世代簪缨,在山西也是顶级世家,所以目前晋商在京城就是以他为尊,类似于叶梦熊之于广东的角色,而且本身也会做人,所以在民兵面前还颇受尊重。
“本庵公,您怎么还没歇息?”
方明说道。
“唉,如今沈阁老,龙塘公皆遇难,老朽好歹也是受陛下之命留守,此时大敌当前又岂敢歇息,虽说有大帅坐镇,料想这京城无忧,但老朽终究还是要尽自己一份力,不管怎样,老朽终究是陛下之臣,世受皇恩,大敌当前不能有负陛下所托。”
杨俊民捋着胡子感慨道。
他爹是嘉靖隆庆两朝重臣杨博,和高拱,张居正这些一个级别的。
“抬过来!”
他紧接着招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