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是谁,竟然惊动了文曲星,天降文运?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位老儒生望着天空啧啧感叹。
“啊啊啊啊,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啊?想我三岁认识千字文,五岁会背经史子集,七岁能作诗,八岁能写文章传世。可是为什么要都三十多岁了,却屡屡不能中进士?还不是因为朝廷里的大臣沆瀣一气,打压我。可惜呀,若是接引这道文气的人是我,我就能凭着我的积累,惊动圣贤塑像,成为圣前进士。这样就在无人能够阻拦我了!可惜呀可惜啊呀,为什么不是我?”贡院中,一个怀才不遇的考生不断地在心里感叹着,眼神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哇咔咔,是谁?哪个考生这么厉害?竟然接引了天生的文气。看起来应该是文章诗歌得道了天地文运的认可。不知道这个考生的其他答题如何?有没有可能成为圣前进士?”一些事不关己的考生在看着热闹,心里嘀咕着。
同时,大宋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被惊动了。贡院内,主考官李玄机、副考官杨益之等人也纷纷被惊动了。李玄机问道:“丙字号二三三房号舍里的考生是谁?”众位考官、书吏连忙跑去查,有人抱来一堆的花名册,快速地查看起来。
在众人查看名册的时候,其余的考官则在向李玄机、杨益之二人恭维着。
“这都是二位大人的教化之功,才有今日之文坛盛事。恭喜二位大人。”
“这个考生能够引导天下文气,必然是名师出高徒。当今举子,一半出自太和书院,李大人乃是太和书院的山长,这些举子也就相当于大人的门生。看来此人多半也是出自李大人的门下。”
“是啊,李大人之功可比古之圣贤,就是相比力挽狂澜的陈磊,大人也毫不逊色。”
“大人的文章高古,气冲牛斗,将来必定很快晋升亚圣。”
“两位大人为国操劳,实在是天下楷模。二位的贤名必然名传天下,流芳百世。”
众位官吏、书佐不停地恭维着李玄机、杨益之二人,马屁声不绝于耳。李玄机杨益之也想着这位考生多半是自己的学生,因为以他们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在才学上面远远胜过其他考生一筹,再加上开考之前他们给自己的学生疯狂地开小灶,想必更加十拿九稳。
所谓的开小灶当然不是泄露题目,否则岂不是将把柄留给政敌?科考可是整个儒道大陆最神圣庄严的事情,不单单是大宋一国之事。若是在科考上面出现了明显的舞弊情况,甚至会惊动至圣先师庙的高层来调查的。所以李玄机、杨益之二人的手段当然不是泄露题目,而是将类似的题目夹杂在押题之中,令学子们多次练习。这种打擦边球的手段,也是大宋历代考官常用的舞弊方式。不单单是大宋,其余国家,只要皇权衰落的,昏君当政的,基本上考官都是采用这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