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看三国,看魏晋,因为知道历史发展进程,能叹一句常山赵子龙三进三出救主真英雄,能叹一声火烧赤壁曹操败的可惜,五胡乱华最终大一统,能说一句民族融合是发展趋势。
可是只有他们身处局中才知道随波逐流的无奈与惊惶。
顾清仪也算是熟读历史的人,虽然穿越的这时空并无史书记载,是个平行或者是架空的地方,但是历史的进程总会惊人的相似。
她就算是知道最终的最终只能有一人胜出,可她也无法一眼定论最后胜出的会是谁。
所以,她特别清醒的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休养生息,开荒种田,发展农作物,搞活经济,其实归根结底最终也只是希望顾家在这乱世能有更多的生存资本。
俩人在半路分开,顾清仪直接回了后院,一个人进了寝室,躺在踏上,伸出掌心将小玉树戳出来。
皇叔不在,粮仓不去,平常小玉树是真的没有存在感。
顾清仪甚至于忙起来都会把它忘记了,可是现在她仰卧在床上,看着掌心精神奕奕的小玉树,没忍住问了一句,“你说你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来这里的价值又是什么?”
小玉树自然没办法回答,它毕竟只是一颗树。
顾清仪戳戳它的叶子,看着它十分警惕的将自己的叶子都蜷缩起来,顿时被气笑了。
小气鬼,皇叔不在,没人拿你的叶子去进补。
罢了,自己也是疯了,跟一棵树计较起来。
把小玉树收起来,她索性闭上眼睛睡一觉。
等睡醒了,又是正气满满的好汉。
同样的夜空下,留在晋阳的拓跋狄正跟着少主顾逸疏带兵出城悄悄前往幽州。
本来这次顾清仪回鹘州拓跋狄应该跟着回来,但是拓跋狄手里有鹘州的火龙军,所以这次就只能把他留下。
幽州现在什么情况不知道,并州安稳下来后,顾父与儿子就商议带兵去幽州走一趟。
一来能支援皇叔,二来兵要练,练兵加支援正好。
而且鹘州又新补了一批火器,正好拉出去溜溜。
此事并未声张,就连晋阳城内知道的人都寥寥。
拓跋狄未能来鹘州,顾清仪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也知道火龙军在拓跋狄麾下,此时出征也是名正言顺。
且,并州急需要自己的军队打出名声与威势,顾家原有部曲再加上拓跋狄这支火龙军,她相信以他阿兄的本事,很快并州兵马就能有自己的名号了。
当他们并州军真的能练出精兵,能震慑周遭郡县时,那才算是有了与河东裴一较高下的力量。
当初皇叔撤走河东的戍卫,河东的部曲立刻顶上也没出现什么事情,而且依旧将河东守得牢固,当初董大成也给河东添了乱。河东也没出大问题,如此可见河东的根基之深不易撼动。
正因为顾家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回了鹘州的顾清仪才觉得担子更重,更加看重襄垣的军事基地与丹坊的科研中心了。
休整几日,顾清仪才觉得缓过来,此时元朔已经在鹘州小住几日,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架势。
每天与郑桓品茶对弈,然后一路欣赏着田园风光去庠序听听孩子们的读书声,坐在校外河边的巨石上看着水车将河水汲上来送入水渠灌入田中。
冬种已经开始了,元朔就发现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鹘州这边的冬种是照着顺序从一边赶往另一边,而不是各家的田地各家种。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一整片田地种完,就能开闸放水浇地,龙骨翻车徐徐转动,浇灌这么一整块地完全不需要很多人力,只需要几个妇人瞧着一垄地灌完水,就堵上这边放开另一个水沟就是。
这就是沟渠布置合理,流水滚入田中整齐有序带来的好处。
元朔从来不知道种地还有这样多的讲究,这里的每一个人好像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分工合理有序,就连庄头都不用监工,邑户们兴高采烈扶犁,播种,盖土,浇灌即便是十分辛苦,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
而且,这里还有播种用的农具也让元朔很好奇,听邑户们说这是顾女郎让人做出来的,播种又快又好,这个叫做镪的播种工具真的是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