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宋对宝石的兴趣已经淡了,至于美玉,他相信有李安那个嗜玉如命的人在,好东西肯定早就没有了。
“我兴趣对它们的兴趣不大了,你们挑吧!”
郭宋和李温玉打了个招呼,便去自己书房了。
.........
郭宋回到书房,他在书案后坐下,从怀里摸出铜模子,托着掌心上仔细端详,他着实惊叹这个时代能工巧匠们的技艺,不仅打磨得如此光亮如镜,而且造型十分美观,关键是它重量竟如此精准。
郭宋又取出一架小天平,这架天平也是用黄铜打造,同样精工细作,当然,这是最高明的工匠专门为了自己打造,所以才能做到称量金银币分毫不差。
这让郭宋想到一个问题,虽然唐朝也能制造不输于后世的精准衡器,但问题就是不能大规模推广,如果这种精准衡器只服务于个别人,而不是在社会中推广,让每家店铺都有一架,其实还是没有什么意义。
这里面的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标准化作业。
像制作这架天平,它的各种零件如果是由不同的人完成,每个零件用多少铜,怎么铸造,怎么打磨,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如果能把各种工艺做成严格的标准,那么每个工匠都能造出精准的天平。
但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技术高明的老工匠肯不肯把自己的技术完完全全交出来,让所有人都学会,而不是只传给徒弟或者儿子。
如果继续深究,如果吧所有技术都做成标准,那会不会被异族学去?
事实上,这种标准化作业是有的,制造军器就是这样,一支箭的制作,箭杆的选材、晾晒、削制,它的长度、重量,还有羽毛的选择、制作,还有箭镞的浇铸、打制,模子的制造等等,最后还要把这些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一支箭就需要十几个工匠协作,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要求,根本就无法完成。
为什么不能把军器制作的标准化运用到民用产品中?甚至大规模在民间工坊中推广。
这个标准化作业的想法,郭宋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在参事堂好好讨论一下。
这时,郭宋听见了敲门声,他放下天平道:“进来!”
门开了,却是敏秋端着一盏茶走了进来,“夫君,大姐让我给你送茶。”
郭宋微微笑道:“敏秋,首饰选好了吗?”
敏秋轻轻点头,“已经选好了,一套碧玉的,一套宝石镶金的。”
郭宋见她情绪有些低落,便把她搂在怀中问道:“怎么了?”
敏秋眼泪扑簌簌落下,“我兄嫂给夫君添了那么多麻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郭宋知道敏秋兄嫂比较狂妄无知,经常出言不逊,上月和朋友聚会时宣称自己的妹妹将来会是皇后,外甥会登基当皇帝,这些言论触怒了薛涛,前不久派人将他们当街杖打五十棍,说到底还是小人物乍贵,相应的修养没有跟上。
郭宋沉吟一下道:“你兄嫂的言论说到底还是出于无知,并不是他们真想那样做,他们也没有能力,我倒没有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只是我很担心他们的生命安危。”
敏秋一惊,连忙问道:“夫君,这....这是什么意思?”
“我这么多年得罪了不少人,无数人恨我入骨,恨不得将我千刀万剐,但他们杀不了我,说不定会对我家人下手,你兄嫂太高调了,会不会被人盯上?”
敏秋吓得花容失色,“夫君,那怎么办?”
“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但也要自己低调才行,你写封信给他们,把我的担心告诉他们。”
“我马上就写信。”
“也不急,明后天写信也不迟。”
郭宋搂着娇妻丰腴的身子,心中窜起一股邪火,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敏秋吓得摇头道:“大姐立下规矩的,白天不行,晚上吧!晚上我好好伺候夫君。”
郭宋也知道妻子性格外柔内刚,不允许自己放纵,虽然郭宋有时也会不高兴,但他也知道妻子是为自己好,他只得克制住了**,在敏秋耳边低声道:“去收拾一下,晚上我去你那里。”
敏秋转忧为喜,她搂着夫君脖子缠绵了片刻,这才离开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