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点头道:“嗯,这的确是两个最关键的问题,刹车的道理倒是很简单,就是用厚铜片或者厚铁片慢慢靠到轮子的内圈上,挤的轮子转不动就行了,至于怎么做就要慢慢来试了。转弯的话,如果是一个圈,不用做什么东西,只要圈够大,它自然会跟着轨道转弯,不过转弯的地方,两根轨道不能一样高,向哪边转,哪边的轨道就要装低一点点,这个也要慢慢试。如果要从一排轨道转到另一排轨道上,你就必须要前面两个轮子能横着转动,这个也需要慢慢试。”
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王徵却一点都不气馁,反而兴致勃勃的道:“嗯,先把这个刹车做出来,老让人在后面拉着,实在是不过瘾,要再开快点,他们就追不上了。”
还想着飙车呢,张斌摇了摇头,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王徵他们想怎么设计他不会插手,他只会在一旁给他们排忧解难。
这个时候做刹车真的有点难,因为后世的刹车大多都是气动的,而这会儿根本就没有空气压缩机来产生气压,只能纯靠手动,手动的话还需要借助弹簧片的原理让刹车片自动复位,不然,一拉刹车,刹车片靠上去就很难脱开了。
其实,单是刹住一对轮子还是很简单的,就做一个圆弧型的簧片,两头带上刹车片,将刹车片固定在离轮子内圈很近的地方就行了,需要刹车的时候,把簧片往下一压,刹车片就靠上去了,只要轻轻往回一提,刹车片又脱开了。
做这么个东西,也就一两天的事情,王徵根据张斌的提示,做出来一试,还真有用,不过,火车可不止平板车这么一点重量,如果带上车厢之后惯性更大,可不是刹一对轮子就能刹的住的,必须一次刹住所有轮子,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由于这会儿还没有做车厢,还无法测试许多对轮子一起刹的效果,王徵干脆转而研究转弯的问题,这个工程量就大了,为此,他专门把两个车间前后的墙上都凿了个大洞,又铸了一批略带幅度的铁条,将两个车间的轨道连成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这才慢慢开始测试转弯的问题。
王徵这边传动装置的问题在一个个解决,孙元化和宋应星那边进展更快,不出几天,宋应星便跑过来请他去铸造车间看铸出来的轨道了,这轨道倒是简单,反正这会儿火车也不会跑太快,差不多就行了,张斌看了一下,就是上表面和内侧面两个接触面不怎么光滑。
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铸炮厂里面大型铣床可有不少,稍微改造一下,改出两台来,一个专门铣上表面,一个专门铣内侧面就行了。
轨道的问题解决,孙元化那边车厢和车头的外壳也做的差不多了,他做出来的外观倒是和张斌画的差不多,只是内部却有很多地方加了木方,这主要是因为这会儿没有焊机,大型铁板或者铜板要连接在一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中间加根木方,直接钉一起。
这个问题,好像也没有火车内部不准用木方的规定,这个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有,可不能什么都按后世的标准来做,只要能达到要求就行,张斌对此也没说什么。
轨道和车厢的进度都非常快,不到一个月时间,宋应星那边就开始量产轨道了,孙元化这边也做出了十来个车厢,反倒是王徵那边,要做对能转弯的轮子可没那么容易,虽然张斌把方向盘和弹簧减震等东西都跟王徵讲了,他那边进展还是很慢。
张斌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就算前世他也不可能拆开方向盘去看看里面是什么结构,这个只能靠王徵慢慢研究了,他干脆带着孙元化和宋应星开始研制车轮,铺设轨道。
车轮如果不带传动的话也很简单,就是铸个大约一米直径的大轮子,然后把跟轨道接触的两个面想办法车光就行了,只是这个轮子要装到车厢下面就比较麻烦了,车厢不调起来根本就没法装。
为此,张斌专门让宋应星围绕着铸炮厂铺设了一圈轨道,并且在离铸造车间比较近的地方专门搭建了一个新的组装车间,也就是能把车厢吊起来安装车轮的地方。
这个车间就建在环形轨道上方,不是很高,也就一丈多一点,但是却建的十分结实,有的地方甚至是钢架的,为了的就是方便吊装车轮。
又是一个月过后,简易的组装车间建设完成,环形轨道也铺好了,那边王徵总算做出了一套能转弯的车轮,这东西之复杂,连张斌都看了很久才看明白,不得不说,王徵的技术那真的有点惊人。
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各个部件貌似都设计的差不多了,张斌又将王徵、孙元化和宋应星都召集到组装车间,开始组装真正的火车样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