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也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成瘾,导致出现私自滥用,也因此被普通人熟知并且深恶痛绝。
瑞芬太尼则不同,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迅速达到血—脑药物平衡。
有效的生物半衰期仅仅3—10分钟,还不会因为给药剂量大、持续给药时间长而产生体内蓄积。
简单来说具有几大优势,起效快、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成瘾风险低。
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引起“呼吸抑制”,而这正是此时所需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镇痛,也可以减轻战斗人员受伤时的痛苦。
当然,它也存在其他类似药物都存在的问题,减慢心率和血压、产生疲劳感、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这几点,无疑很不利于战士们的战斗。
关于应对措施也是一个麻烦事,能升高血压和心率的药物,往往都和麻醉药起相反的作用。
比如阿托品,在提高心率的同时,也会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另一个常用的升压药物就自然被提了出来——多巴胺。
准确的说是“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这和用来治疗帕金森的“左旋多巴”,和人类大脑自然产生的多巴胺作用都有所不同。
这种药很难穿透“血—脑屏障”,因此不会像人类自然分泌的多巴胺那样影响情欲、感觉。
而主要用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心率,同时升高血压。
也不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负担过重,甚至中等剂量给药时反而会改善心脏自身的血流灌注和氧耗。
在心率与血压提高的状态下,再加上战斗的紧张感,瑞芬太尼带来的疲倦和镇静作用自然会被消减不少。
从理论上来说,方法已经有了。
剩下的就是每个战士的微调,以及给药方式的问题。
人不是标准化机器,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人身上效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人吃半片安眠药睡得像死猪,有的人吃好几片都睡不着。
尤其平时爱喝大酒的人,对这类麻醉药的抗性尤其高。
所以到时候还需要提前调整好每个战士的给药剂量。
另外注射泵也是个问题,目前常规的注射泵体积不小、重量也不轻,差不多板砖大小。
战士们本来就已经要带着ECMO上了,再挂俩输液泵……累赘越多,战斗时的安全就越没有保障。
但这个问题,就不是医生们能够解决得了。
一小时左右的会议讨论,解决了最关键的清醒状态打断自主呼吸的问题。
这两种药并不稀奇,让吴斯或者王老一个人琢磨,最后也可能会想到这。
但终究不如集思广益之下来得快速、细致。
会议算是圆满结束。
结果很快通知到了老白,他就像一个中转站,再由他为中心的通讯网高效的整理传递各种重要信息。
微量注射泵不方便的问题,由被召集起来改良ECMO的医疗器材厂家们揽走了。
解决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不难,甚至打算将注射泵整合进ECMO中,做成便携式一体机……
方方面面的战斗筹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人类对第一使徒的战役正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