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执政官兼副相范纯仁主持沂州解试,就算是主持崖州解试,他也坚信他出的这份考题会原封不动的送到汴梁,进入宫中,放在小皇帝的案头。时间不会超脱三天。而且围观者至少不下于三五人,比如说章惇、蔡卞、曾布等等。
那么肉戏就来了。
这份考题会给小皇帝什么讯号?
小皇帝该如何处理老臣和新臣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范纯仁认为保守派对于皇帝是有功劳的,而且还是大功劳。至少保守派将大宋王朝原原本本交到了小皇帝的手里。而且还是一个相对政局平稳,百姓富足的王朝。这就不得不说些功劳方面的事了。
他总不能告诉小皇帝,自己多大的功劳吧?
用成王和周公的故事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些年保守派对小皇帝的爱护之心,至少拥立皇帝的时候,大家都出力了。总不至于要干出卸磨杀驴的勾当吧?
这时候最妥帖的不是邀功,而是讲感情。
沂州的考题就是——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这句话出自《礼记·文王世子》。
当年周公为了辅佐成王,自己的封地都没有去管理。最后成王长大了亲政了,还政于成王,功成身退。虽是叔侄,但又是君臣,君臣恪守礼义忠孝,皆大欢喜。这才是一个明君该做的事。也是提点小皇帝,不能太由着改革派胡来,冤冤相报何时了,要和谐,不要斗争。
范纯仁相信小皇帝看到这句话,肯定会泪眼朦胧,感动的不能自己。而他的小算盘自然是打地啪啪响。别看保守派都是太皇太后的人,但太皇太后总该是小皇帝的亲皇祖母吧?听她老人家的,就是帮你、爱护你啊!
这些年忍辱负重,岂是浪得虚名?
这也是李逵说‘无耻’的原因,眼瞅着庙堂之上剑拔弩张,你堂堂三朝元老,竟然跪了?太没节操了吧?
我家师叔祖都准备上场搏杀了,您老作为战友,竟然干起卖队友的勾当。您老的良心难道真的就不会痛?
同时这也是李云气得半死的原因,说好了考题是——君子所,其无逸。这道出自《尚书》的题目,引申出来就是勤俭持家,以简为政的道理。怎么一转眼变成了君贤臣忠的戏码,您老变得也太快了。可即便要变,告诉一声啊!动不动就换题目,人与人之间,还有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了?
当然,什么考题对李逵来说都不是问题。
不就是写论吗?
议论文格式套上去,再不成,自己闭关琢磨一阵八股文。虽说八股文曾经饱受批判,但文章的格式非常有调理,暗含官府公文的条理之美。只要拿出来,不敢说惊为天人吧?至少能够吸一波睛。
“昔成王年幼,群臣居功,危如累卵,旦夕有覆灭之厄……”
李逵在草稿上写了起来。
抬头看不远处的李云还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大宋的解试规模不比明清的乡试,五六十,甚至七八十个县的秀才同场竞技,几千人赶考,录取一百多人。必须要一座规模宏大的贡院才能容纳考试。
大宋有的州治下只有两个县,大一点的就四五个县,规模小的可怜。解试的规模相比县试也大不了多少,州学就足以容纳所有的考生。
而且大宋对举子选拔并不太重视。主要是没有必要,各地都在送来参加省试的举子,啥样的没有?
真正有才华的,能力出众的学子,那个不是在官办顶级书院读书,获得推荐之后,直接升入太学深造?留在本地的学子,质量都不怎么样。除了几个特别的地区之外,大宋的解试也不过是一场官民同乐的聚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