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的三月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到了九月,则显得有些萧瑟之意。
武承嗣站在观音山的半山腰上,从这里极目远眺,可以隐约看到扬州城的轮廓,大概和一个巴掌差不多大小。
他是昨天来的扬州,当时扬州刺史袁书同带着所有官员在南门等候。
不过武承嗣却没有入城,派人告诉扬州官员不必再等,随后传下命令,在观音山脚处扎下营寨。
自被封为扬州大都督以来,武承嗣铲除火凤社,办了范阳郡王,紧接着又与韩王李元嘉针锋相对。
旁人、甚至他的敌人都以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扩大武氏在江南的实力,可能就连武皇后都以为他正在按照计划对付李氏诸王的关系网。
谁也不知道,这不过是他顺势而为。
来到扬州后,他真正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建立一支强大的大唐水师,彻底打垮倭国,一举扫除将来的千年隐患。
其他的行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
不过话说回来,要想击败倭国,还缺少一样东西——火炮。
在陆地战,火炮或许还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但海战不同,海战的关键在船只和武器射程。
大唐造船技术本就优于倭国,若是有了火炮,就能如虎添翼,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便能击溃倭国海军。
神火坊已经集结大唐优秀工匠,正在研究炮管。
趁着这段时间,他需要尽快将扬州掌握在手中,训练水军。
扬州最大的两股势力是越王和韩王,而且这两人关系极为亲密,说是一股势力也不为过。
武承嗣已经收到太平公主用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情报,对两人有了初步了解。
越王和韩王分别挂着安南都护和秦州都督的职位,不过他们属于挂虚职、领俸禄的主官,具体工作都由副手去做。
就像沛王一样,长年领着单于都护府的最高职位,却很少待在漠南一样。
武承嗣虽然打算将扬州纳入掌控,却并不打算对这两位亲王下死手。
毕竟李治还没死,再贤明的君主,看到有人迫害自己的亲属,心中也会心生不满。
这也是武承嗣没有深究韩王李元嘉的原因。
除了夺回扬州的军政大权,武承嗣对那座火凤社修建的石碑也颇为在意。
如果只是块普通石碑,他们不可能将石匠掳劫到长夜岛秘密修建。
尤其是他们对付石匠家属的激烈行为。
可以预知,那块石碑对他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见不得人的那种。
然而到目前为止,除了知道对方这个计划和徐元举有关,别的就一无所知了。
武承嗣已经派诸葛南去联络徐文清,现在只能寄希望她那边能有所收获了。
正思虑间,一名亲卫忽然来报,说扬州刺史袁书同求见。
武承嗣回到军营,在帅帐内接连了武媚的这位心腹干将。
这位扬州刺史约莫四十七八岁,浓眉大眼,看起来似乎是个直肠汉。
不过凡是了解扬州局势的人,都不会被他的外表所欺骗。
在袁书同之前,武皇后曾经派了不少人打入扬州,结果没有一人能坚持半年以上,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很快被清除出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袁书同来到扬州。
他便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任凭狂风暴雨,我自随风飘荡,在他站稳脚跟之后,徐元举也跟着被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