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自己单独一派,三司使态度模糊,御史台就是搅屎棍,谁都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每个派系又有自己的想法,至于朝廷怎么样,百姓怎么样,根本没有关系,需要的时候拿来做借口,不需要的时候弃如敝履。
见下面越吵越不像话,李祯向身边的小太监示意了一下。
小太监立刻叫道:“肃静,皇上面前不得吵闹。”
底下这才安静下来,拱手道:“皇上恕罪,臣等失态。”
李祯道:“蛮人的事情各部写个折子上来,看怎么处理,之后再议。还有何事需要上奏?”
礼部尚书道:“皇上,您新登基,需要大赦天下,登基仪式.......”
李祯打断道:“照旧例,剩下的你写个奏折给朕。”
“是。”礼部尚书退下。
小太监叫道:“退朝。”
李祯率先离开,朝臣也三三两两离开。
李祯在勤政殿,思索着能用的人,朝堂上那些人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需要军权,要是手上有一支部队,就能乾纲独断了。
“圣上,这是奏折。”太监搬了高高的一摞奏折进了勤政殿。
李祯看了眼太监,还是青年,是从小伺候李祯长大的,名叫王忠。
李祯道:“王忠,你去找几个识字的可靠的宦官一起看奏折,能批的就批了,不能批的再找朕。”
王忠立刻跪下,吓得瑟瑟发抖,“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朝廷从开国时开始就对太监有极大的掣肘,尤其警惕宦官干政,现在让自己批奏折,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
王忠以为皇上恼了自己,连忙求饶。
李祯道:“行了,特事特办,你将这事捂好了别传出去就是了。还不快去!”
王忠见皇上似乎真是想让自己看奏折,也只能照办。不过,自己手下也没有几个识字的,更别说能看奏折了,王忠想了想,将另一个宦官李福也拉了进来。
虽然两人一向不和,但相信这件事他绝对不会泄露出去,否则大家就要一起死。
在两个宦官手下找,终于勉强找了三个认字的,至于有能力稍微看懂奏折的,也只有王忠跟李福。王忠是跟着太子耳濡目染,李福是神宗时期太后身边心腹太监的干儿子,跟着也学到不少。
两人开始合力看奏折,勤政殿伺候的也全都是两人的亲信。
李祯想了想,枢密使司不可靠,自己能依靠的军队也只有禁军,但禁军在枢密使手下多年,现在听谁的还不一定,外面还有蛮人的威胁,简直是内忧外患。
李祯现在明白原身为什么会选择投降了,他不投降也没办法,手上没权没部队的,还打个屁?主动投降总比蛮人打进来被动投降要好。
到李祯这里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自己在禁军走一遭,看看有没有肯投效自己的。
这么想着,李祯也不管批奏折的宦官了,自己带着人往禁军走去。驻扎在京城的禁军有近10万人,分为殿前司,步兵司,马军司,其中李祯最容易接触到的是殿前司。
殿前司有1万人,专门用于保护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