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老伯继续摇着头,满脸的担忧,却未曾见到一丝愤怒。
这是已经麻木了的表现。
于谦张了张嘴,对于拓林村惨案,他找不出任何可以为松江地方卫所解释的理由。
老伯看到少年人吃瘪,却并没有高兴起来,他走到路边的大石块上坐下,拍拍一旁,招招手。
“若是往年,听到倭寇要来,咱们这啊早就往内地跑了,要么躲进府城里头,要么就到更远的亲戚家里。”老人家絮絮叨叨的陈说着。
有心探究的于谦,走了过来坐在一旁,追问道:“那今年为何不走了?”
远处,停留了许久的朱瞻基等人,也在缓缓的靠近过来。
老人家只是看了一眼,笑了笑:“都是咱们镇上的黄老爷善良!今年咱们镇上大丰收,交了给朝廷的赋税后,还剩下好些呢!这些东西,咱们可带不走。”
“所以,那个黄老爷建议你们不要走了?”于谦询问着。
老人家点点头,又摇摇头:“黄老爷可不是光让我们不要走,他还说了,就算倭寇真的来了,咱们也能挡得住!”
于谦回过头,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工地,他不觉得这些沟壑土墙,真的能挡得住那些一心劫掠的倭寇,但他也不好打击老人家的信念:“于是你们就开始做这些事情了?”
老人家哈哈一笑:“都是黄老爷,不光是想要守住咱们今年的收成。还拿出了钱粮,召集咱们镇上的人,一起来修建这些。黄老爷家出钱出粮还出人,听说黄老爷家里还在操练家丁,发誓要和咱们镇子共生死呢。”
于谦有些惊讶:“还能有这样的人?”
地方上的地主老财,但凡是听到要强盗要来,第一件做的事情,必定是收拾家中金银细软,然后在第一时间逃离。可不会像这位黄老爷一样,能说出共生死的话来。
似乎是因为有人震惊于此,老人家显得很是高兴,坚定的说:“黄老爷是个天大的好人啊!”
“你们就不怕,这些东西挡不住倭寇吗?”终于到来的朱瞻基,则是毫不顾忌的开口发问。
和于谦坐在一起的老人微微一愣,但是并没有生气,他抬抬头看向眼前的年轻人,憨憨一笑。
老人家开口道:“怕啊,怎么不怕?可是黄老爷说了,倭寇上岸是抢东西的。只要咱们这些东西能阻挡他们一段时间,他们自己就会离开,去更容易抢到东西的地方去。”
黄老爷不简单啊!
听到老人家说出的答案,朱瞻基不由点头。
对于那黄老爷所说,他是认同的。
倭寇冲上岸,为的就是抢夺一些可以带走的东西。现在的他们,可没有任何,想要占领大明的想法。
他们敢于抢掠大明,但他们也知道,大明并不是他们能够战胜的。
所以,当他们从海上冲到大明的土地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第一时间里,杀烧抢掠,用尽一些手段将能抢的东西带走。
要是在这个镇子外停留的太久,会大大压缩他们的抢夺盛宴,甚至有可能拖延到大明卫所官兵反应支援过来,从后面将他们的后路给截断。
甚至,不用那些冲上岸的倭寇,亲自到这里,那些潜伏在大明百姓中间的明奸们,就会将这个镇子的消息传递给倭寇,从一开始就避开这个地方。
于谦看了一眼到来的朱瞻基,他站起身,向老人家行礼,歉意道:“老人家,我们是从北边回来的,要回到钱塘去。想在此地歇息一晚,不知可否?”
老人家当即点头:“原来是钱塘的公子们,刚刚听你这位公子说话,言语间就有些钱塘那边的味道。歇息当然可以,虽然镇子外面乱,但镇上的人家,也有不少空置的屋子,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