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随便叫个《法册》,而不是某某律法,某某法律,是免得引人猜忌,他自己爱在自己的地盘怎么样,别人无权过问,只要不除非大明律便可。
现在这个《法册》,就是韦宝构建的这个小‘社会’,小‘国家’的行为依据了。
两个人见韦宝回来,一起抬头,徐蕊道:“公子,正好你回来了,好些个字,我不认得啊,不,至少九成的字我都不认得了,大概能猜到是啥意思。我还以为我差不多把字都认全了呢,看公子的四书五经,我都认得的。”
韦宝见徐蕊有委屈之色,微微一笑,他知道徐蕊很聪明,只是在青楼中由人教导学的琴棋书画那些,三四年功夫能通晓文墨,已经是极其有天赋的了。
“不是你认不得,而是大部分字都是简化的。”韦宝答道。
“简化的?”徐蕊和王秋雅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韦宝点头笑道:“怎么了?我发明的,以后咱们这的人,都学简化字!”
韦宝对于这个问题,已经预先想过了,他手下的人以后都学简化字,和大明的其他地方会产生隔阂,这点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并不打算在大明内部扩张,即便是扩张势力版图,也是从手下人中挑选精明强干之辈,到时候这些人有了简化字为基础,学习起繁体字,也不会吃力。
他主要是为了加快所有人的识字速度,用最快的法子提升识字率,是从效率和成本的角度考量的,世界这么大,韦宝的见识又来自三百年后,放眼的是整个世界和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简化字对于在大明内部扩张势力范畴有隔阂,但是对于在大明外部普及汉子,和提升底下人的识字率,肯定是帮助更大的。
韦宝觉得文字就是工具,高效就是需求,简化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
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而被创造的,在记录汉语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比得上汉字。
繁体字确实略有利于理解古籍的部分内容,在书法上也更加富有美感,但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韦宝觉得作为爱好就好,自己手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十九的人都是不识字的,还是不要为难他们。
简体字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不少,但是整体而言,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简体字更科学,简单,如果将识字的成本提的太高,没有必要。
而且汉字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多源远流长,存在许久,往往不是简体字自己的问题。有的字不是形意,也不是形声,历史遗留就是要那么写的,约定俗成,这和简体不简体没有关系。
汉字发展了几千年,从甲骨文金文到简体字,经历许许多多的变化,汉字作为一种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但文字首先还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作为一种工具,就要有它的实用性,简洁高效才是最重要的,承载文化这些责任并不是它的主要责任。
文字记录的诗词歌赋,文章经典,不论繁简,去读,去理解,才是重要的,保护好古迹古籍才更加重要,简化文字,不是说简化古籍古迹。
文化是文字承载精神,不是文字本身。
听韦宝简单的说了他的设想之后,王秋雅奇道:“小宝,你才跟春石哥学了多少字啊?你要把所有的字都简化成这样,又编了这么大一本书,抄写都得抄一两个月吧?天呀,你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
韦宝一汗,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似乎很不好解释,一笑带过:“没有时间就抽时间呗,我也陪你们一道抄吧。”他也需要多熟悉熟悉这些原本觉得很枯燥的法律条文。但是现在韦宝觉得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枯燥,因为这是他管理广大群体的工具,抄写每个字的时候,都让韦宝有慢慢的自豪感。
王秋雅嫣然一笑,她也不纠结韦宝是怎么认得这么多字,又怎么有功夫弄出这么厚厚的一本书的,很高兴能和韦宝一道抄写。
徐蕊也一样,她的疑问是,韦宝写的《法册》非常漂亮,每个字都是一般大小,似乎不是手写的啊?也不像是刻印出来的,不知道韦公子是怎么弄出来的,不过,她不是多嘴的人,默默放在心里,并没有问。
这段时间,韦宝已经对大部分繁体字熟悉了一遍,只是还有一大半的字,实在是笔画太多了,还是记不全,尤其是一些很难得用到的生僻字,他更是记不住,现在抄起简体字来,感觉浑身舒爽,如有神助,并且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