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在文华殿处理着公务,朱雄英也时不时的在传召一些文武、六部官员,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多问一问。
这些文武大概也习惯了一些事情,武英殿的皇帝陛下会随时传召他们。而文华殿的皇太孙也会下教令,这一点也不会觉得陌生或者抵触,因为以前文华殿的主人是皇太子。
只是需要问问传旨的太监就好,只要搞清楚是皇帝召见还是太孙召见就行,这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并不算陌生,这些年都是这么个套路。
朱雄英坐在文华殿,翰林学士刘三吾、侍读张信﹑侍讲戴彝等人先后奉诏,来到文华殿。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雄英平静抬手,“众爱卿平身吧。王承恩,给众爱卿看座。”
有皇太孙赐座,这少不了的就又是一番谢恩了,只不过也就是稍微的走走过场而已,没有人太当回事,这也算不得是多么厚重的赏赐。
其实这些人来到这里,大概也能给猜到是什么事情。其实今年的会试,大家都听到了风声,会是皇太孙殿下主考,这也让不少人感觉到激动和期待起来了。
毕竟这么些年来,皇太孙不亲近儒生、不尊孔孟的名声还是有的。现在皇太孙主考,在一些人看来就是皇太孙改邪归正了,是皇太孙要重用圣人子弟的强烈信号了。
朱雄英可不知道这些人是在想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估计也就是嗤之以鼻而已。
儒家还是有用的,先不说儒家的思想已经深入了这么民族的基因。就是儒家很多的观点对于封建皇权有利,朱雄英显然就不会直接的全部推翻,不会想着去另起一门学术。
最多也就是稍微的制约一下儒家,不会让儒家一家独大,更不会让文官们都是来自儒家,让文官集团天生有着一些亲近、抱团,那才是不符合朱雄英利益的,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哪有那么多的嫉恶如仇或者极端,有着的只是利益和立场的不同而已。
朱雄英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圣命,由本宫主持今科会试。众爱卿回去拟写条程,将历次科举试题、进士籍贯等等统计一番交予本宫。”
对于朱雄英的话,这些人自然没有意见,觉得这基本上也是符合套路的。唯一不同的,大概也就是朱雄英要了此前的一些进士的籍贯而已,这自然也算不上什么事情了,稍微统计一下就好。
这可是难得的和皇太孙办差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说不定就可以得到皇太孙的赏识,说不定就有机会一飞冲天。毕竟现在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清贵的职位,没有实权不说,俸禄等等也是比较少的。
既然都来当官了,不管是为了济民、安国,或者只是为了达官显贵,那都是要努力往上爬的,要不然何必在朝堂上打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