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 > 第七十五章 辽东战略的错误

第七十五章 辽东战略的错误(4 / 4)

在明末,孙承宗无疑是大大的忠臣,能力也是当时大臣中的佼佼者。

最后守卫高阳时,孙承宗与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都战死。史书评价“死义更烈”。

但站在后来者的高度,孙承宗所施行的关宁锦防线可谓是劳民伤财,大明也为此流光了最后的血。

事实证明,用堡垒推进战术是无法击败建虏的。这与宋朝与西夏时的形势不同,最重要的就是明军根本不具备与建虏野战的能力。

而关宁锦防线的末端—锦州,也数次成为建虏围点打援的目标,并屡屡得逞。

最后的松锦之战,明军的九边精锐尽丧,可算是明清战局的转折。至此,明朝对建虏再无反击之力。

当然,如果因此就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就有些苛责了。

其实,大明的灭亡,不是一人之力造成的,而是整个朝廷和官僚集团的腐败无能所致。

有那么一句话,可以很贴切地用来形容:“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是清白的。”

重关宁轻东江,也可以解释成“重山海轻沿海”。毕竟那算是国门,而辽东沿海对于京畿的威胁几乎是没有。

明朝的财政收入就那么多,整个北方边镇的开支就够呛了,又怎么能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大力支持僻处海外的东江镇?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把关宁锦防线变成“关宁”防线,或者直接变成“关”防线就能省下大把的钱财和资源。

说白了,就是实行战略收缩,只守山海关和宁远,甚至只守山海关也成。

锦州,那就是个坑,别老往里砸银子砸人砸物资啦!

建虏放着广宁和锦州不要,就是等明军傻了吧唧地凑过来再一顿猛削!明军的堡垒推进,就是给建虏送人头送物资。

可惜,不是没人提出过这样的战略,但结局都不太好。

熊廷弼,就是其中之一,主张直接撤到山海关。后因为失陷广宁而传首九边;王在晋,议修八里城,也是以山海关为主,遭孙承宗弹劾,到南京养老去了。

关键是尽弃关外,需要大魄力,更需要皇帝的支持。否则,不战而弃土千里,畏敌如虎的罪名,还不被朝中的言官喷成筛子?

所以,毛文龙也不奢望朝廷能大幅度地提高东江镇的粮饷,只要不拖欠,也算是相当满足了。

“大帅。”一个哨探登上城头,施礼禀报道:“抓住几个剃头人,言说建虏已从龙骨山城撤兵,很快就将到达城下。”

毛文龙点了点头,目中露出精光,沉声道:“传令各部,准备迎战。”

……………….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