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锦儿找我哭了好几次,男子汉大丈夫,该心软时就心软,反正只有韩山童他们夫妻知道,又不改姓,入赘就入赘吧。但在我得先提醒韩山童不要只顾着煽动别人,得注意好安全,否则怎么会他死了,刘福通还活得好好的?”
对于太祖统一天下前的发家史,张寿非常感兴趣,因此虽说那些英文和拼音掺杂的文字辨认起来有点花时间,但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太祖娶妻之后,便靠着嘴皮子和射术,渐渐在白莲教教徒中赢得了威望,继而崭露头角,麾下集结了一批人。可他竭尽全力想要扭转起义军起事之初韩山童就被俘送命的局面,这一点却没有成功,
而此后太祖南征北战的那段时间,日记却都非常简略。常常是,今天谁来投,明天打败了谁,后天占了什么城池……总之,各种招兵买马,吸纳贤才,势如破竹。
虽说太祖在手书中谦虚地说,自己的论文方向就是论明太祖一统天下的战争艺术和揽才手段,参考书也都是这个时间段的,再加上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张寿仍然不禁叹服。
纸上谈兵和真正去做,难度截然不同!
虽然一统天下的那部分手札并不完整,但还能看出具体时间,他粗粗推算,太祖比历史上朱元璋的统一进程提前了两年,登基时正当盛年,年纪还不到四十。
然而,比起太祖登基之后,前头的手札却已经很详尽了。因为作为帝王之后的那部分,太祖似乎字斟句酌,那些他最熟悉的中式英语不见了,更多的是用英语单词来代替中文字,自创了很多诡异句式,遮掩的意识更强了。
对于朝堂诸臣的明争暗斗,乃至于清除掉各种野心勃勃之辈,太祖记录得都很简略。而对于火炮火铳研发进度,太祖却往往说得非常详尽;而当说到造船出海等各种事务,那更是浓墨重彩,最让他无语的是,太祖姓郑,就给第一次官船出海的水匪出身将军赐名郑和……
而当翻到最后一张纸时,张寿终于看到了他最想知道的东西。
“我当初在国子监九章堂牌匾里藏下的那些论文和参考书,应该会一直封存在里面。而我一直都很喜欢李白的诗,所以选了他的两句诗,在千字文内规律移位后当作密钥,让那个高丽匠人打造了这个密匣,把我这最后一点手稿也封存了起来。”
“等到他日改朝换代的时候,无论是牌匾,还是这个密匣里的纸,应该也已经腐朽化灰了吧?既然如此,我决定留下这块手表,作为一个异时空者曾经留在此的最后一件证物。本来应该是手机和充电宝,可苹果手机没电比砖还差,我当初救锦儿拿它砸人,居然碎了,充电宝还用来挡过箭,电线还勒死过人……”
“锦儿小的时候伤了身体,大夫说她不能生育,所以她早早劝我纳妃生子,绵延后嗣。我对不起她。现在她已经去了,我的儿子们也已经长大成人,其中一个更是英伟不凡,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代明主。既然退位了,为避免日后父子相疑相残,我决定亲自扬帆出海。”
“我要带上最擅长天文术数的人,最擅长设计和修补的能工巧匠,还有一批男女孤儿,就如同徐福当年一样,因为如果回不去,他们是未来的希望……当然东南亚也好,南亚欧洲非洲也好,全都太近了。我这个地图控决定向西走,穿过马六甲,印度洋,绕好望角走大西洋,走哥伦布那条路去美洲。这一生已经活得够本,既然如此,何妨走得更远一些?”
“我既然取代了朱元璋,用我的明代替了他的明,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抢在哥伦布之前,把大明的龙旗插在美洲大陆上?”
看完这最后一段话,张寿不由得轻轻吸了一口气。他将最后一张纸归位,郑重其事地把手中那一沓手札放回了匣子里,继而关上了盖子,若有所思地拿出那只手表。这是那位前辈留在大明的最后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