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时,造船业非常发达,造船工场遍布于全国滨江沿海各地,其中江苏、浙江、福建、湖广最为发达,出现了一大批官办船场,其中大型的有南京龙江船厂、苏北清江船厂、山东的河清船厂、福建的南台船厂,这些船厂规模大、组织严密、工种齐全。
如龙江船厂,占地8100余亩,隶属工部都水司,厂设工部分司,掌管督察;提举司,负责造船业务;指挥厅,指挥生产。总人数超过3千人,可见规模之大。
随后大伙商量买船的事,但是因为众海盗们认知有限,也没买过大船,不知道哪有船厂,这让李大欲哭无泪,心想:“这转行第一步就遇到了问题,这帮土包子!”
此时突然一人开口道:“帮主,如要买大船要去南京的龙江船厂或者福州的南台船厂;要是数百料的小船,中左所(今厦门)就有”。
这人名叫赵大宝,但长得却很秀气,与赵大宝这个粗狂的名字有点对不上。
在李大的印象里,此人一向不善言辞,以前好像听他说过,他祖父是船匠,后来因为朝廷禁海,海贸萎缩,船厂经营不下去了,他的祖父就失业了,然后改行做了木匠,李大想着,虽然他们家改行了,但估摸着还时常关注着造船这一块。
赵大宝跟着李大去了县城,两人在县衙开了路引,要知道这年头没有路引,出了本县之后寸步难行。
路引上详细描述了两人相貌、家境、外出缘由等,如果有功名在身,上面也会写上。
看着手上的路引,李大不由想到后世的身份证,只不过身份证上有照片,而路引都是文字书写。
只见李大官人的路引上写着:
姓名李大,泉州府晋江县李家村乡民,万历二十六年入籍,年十五岁,身长五尺七寸,面部黝黑,身形魁梧,事产土坯房屋两间、水田七亩,事由外出经营商事,下面则是本县几名吏员的押名。
晋江到中左所约有一百五十里左右,二人走了两天,终于到了。
此时的中左所是卫所,朝廷在此设有中、左两个千户所,所以明朝称厦门为中左所。
大明朝的军队实行卫所制,全国设有数百个卫,每个卫下面设有若干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面设有若干百户所,就这样分片包干,这些卫所平时屯田种地,一旦打仗,立马能拉出百万大军来。
只是到了明末,卫所的屯田成了将官的私产,而卫所兵丁也都成了将官的“佃户”,动则打骂,哪里还有战斗力。
两人来到船厂,船厂很小,连大门都没有,海滩上只有三处船台,一艘福船正在船台上建造,显得有些孤零零的。
找到管事,言明自己要买船,管事很热情的介绍了一些船型和价格,此时大明最流行的船只不过四种:福船、鸟船、广船和沙船。
福船非常好辨认,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位高昂,两舷向外拱,船体比较高大;
广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性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
鸟船的船首形似鸟嘴,优势是速度非常快;
沙船是方头、方梢、平底,吃水比较浅,适合近海航行或是内河行驶。
最后李大选了一艘二百料(排水量60来吨)的福船,盖因福船性价比最高,同等鸟船要八百两银子,福船只要一半,定好船型之后李大交了定金。
因为福船构造比较简单,工艺非常成熟,所以二三个月就可以造出一艘。
只是马上要过年了,船要等到年后交付,没办法,只能等明年再来收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