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知孙权新任命了一个大都督,名为陆逊,诸葛亮这才恍然大悟。
话说陆逊之名,诸葛亮也有耳闻,不过因陆逊一直不被孙权重用,加上陆逊除了才名之外,并无任何功绩,诸葛亮也只当陆逊是一普通书生,从无重视。
此番才惊知陆逊之谋,恐不下于昔年周瑜。
虽然当年周瑜是被诸葛亮算计气死的,事实也证明,周瑜虽然谋略过人,可却也仍比诸葛亮差半筹,就算陆逊真有当年周瑜之才,也同样比诸葛亮差半筹,诸葛亮当年能压制周瑜,现在亦能压制陆逊。
然而,诸葛亮虽能压制陆逊,可此次灭吴之战,本来前提就是吴国没有周瑜一样的人才能挡诸葛亮,让诸葛亮能一路势如破竹直捣建业,现如今吴国真出了一个谋略不差于当年周瑜的陆逊。陆逊即有昔年周瑜之才,或许打败诸葛亮很难,可挡住诸葛亮兵锋却不难。
诸葛亮不由得皱眉道:“有此人统领吴军,要灭吴已非易事。”
当然,心生忧虑,诸葛亮也没有打算就此放弃,若能败陆逊攻下九江郡城,灭吴仍旧能够成事。
……
九江郡城内。
陆逊为守住九江郡城,击退诸葛亮,甚至打败诸葛亮,也在努力提升自己在吴军之中的威望,只有众将听令,指挥大军才能如臂使指,发挥大军十成战力。
遂陆逊聚众将议事,对吕蒙质问道:“吾承王命,总督诸军,抵御楚军,已三令五申不可违令,汝不尊吾令,何也?”
吕蒙辩道:“大都督命吾领兵去取柴桑,吾已至柴桑,挥手可取,如何不取?”
陆逊冷哼:“吾令汝去取柴桑,乃为逼诸葛亮回兵对峙,将其拖于九江郡城下,诸葛亮即已回兵,柴桑便不可再取,汝违令而取,致使被围。若非救汝,何来前后五千余士兵死伤?”
吕蒙无法再辩。
陆逊又道:“吾虽是一介书生,然蒙大王重托,临危受命而来领军抵御诸葛亮。诸公皆知诸葛亮狡诈奇谋,稍有不慎便遭大败,国家危亡。要抗诸葛亮,吾ziyou尺寸可取,诸公当一力从命,而非妄自尊大。若不服吾大都督之位,以为己可抗诸葛亮,可上禀大王,接替吾位。然吾尚在此职,便不容抗命!今吾只罚吕蒙杖五十,往后若再有违令者皆斩不赦!”
说罢,陆逊拍孙权佩剑于案上,诸将无不被震慑。
吕蒙心中有愧,被罚杖五十,也认命受罚,不敢多言。
有了吕蒙前车之鉴,加上此战陆逊指挥确实得当,面对诸葛亮,不仅全身而退,还令诸葛亮吃了一个小亏,众将慢慢心服陆逊,陆逊在吴军上下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其今后令行禁止,再无敢违抗。
陆逊与诸葛亮的对决此时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