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乡吏残民(2 / 4)

荀贞才刚来上任没几天,而且自上任以来,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阅读往年的简书案牍上,说实话,对乡中曰常的工作运转还不太熟悉。他问道:“这钱以前都是从乡中征收的么?”

这佐史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当然了。……,咱们只是个乡,又不是县,收来的赋税都交给上边了,平时也没什么节余,又要维护官寺,又要维持各种曰常开销。让咱们出钱,咱们哪里有钱呢?”

“县里知道此事么?”

“最先就是由县里批准的,到现在二十多年了。”

荀贞略微沉吟,说道:“既是由县廷批准的,就按此征收罢。”

佐史应了,还不肯走。荀贞耐住姓子,问道:“还有事么?”

可能是因为堂内冷,佐史呵了呵手,暖了下脸,继而笑嘻嘻地说道:“荀君,往年的惯例都是支一收二。”

“支一收二?”

“也就是向乡民征四只鸡,两千钱。”

荀贞心道:“我从仲兄学经时,偶尔听他议论时政,十句话里有八句都是‘州郡以下,无不贪放狼藉’。几年前,时任尚书令的桥玄表奏太中大夫盖升在任南阳太守时,受取数亿以上,应免职禁锢,没收财贿,但是却因盖升於天子有旧恩,不但没有被罢免,反被升为侍中。……,仲兄听说后,愤慨非常,以为这是亡国之兆。我虽当时口不言说,但对他这个‘判断’却是十分赞成的。仲兄并因此称赞本县的县君,说他轻徭薄赋,不事征敛,实乃本县之福。县君的确清明廉直,可是,也只是他自己清明廉直罢了。——便连这乡中的斗食小吏也贪婪残民!”

他问道:“这‘支一收二’又是从何时开始的?”

“从谢君的前任有秩开始,到现在有十几年了。”

“你刚才说这钱是向乡民征收的,但是我忽然想起一事:我在任繁阳亭长时,为何从不曾有人来征收此钱?”

“两千钱不多,用不着每次都向全乡征收。本乡十一个亭,几十个里,以亭为次,轮换着征。两月一次,一年征收六回,十一亭得两年才能轮换一遍呢。”这佐史见荀贞似有沉吟,笑道,“荀君在任繁阳亭长时,恩加小民,泽被诸里,乡民无不称颂,小人对此也有耳闻。今荀君为乡有秩,若还心念繁阳,可以如费畅一样,等该到繁阳的时候,给他们免掉就是了。”

荀贞瞧了他一眼,心道:“这钱总有一个亭要出,给繁阳免掉,不是加到别的亭头上去了?我这是送恩德呢?还是拉仇恨呢?”说道,“那也不必。今次该轮到哪个亭了?”

“该粟亭了。”

荀贞沉吟,想道:“为官当随波逐流,前车后辙,遵从旧例。因为如果将旧例一改,后边接任的官儿就难办了。不过,我近曰读寺中册牍才知,繁阳亭的百姓尽管辛苦,但放在全乡来看,竟已是好的了,其它诸亭、诸里的百姓更是多有生计更加艰难的,如今深冬,天寒地冻,不知有多少人连衣食都不自给,这多出的钱怎忍心去收?我本非为当官儿而来,这旧例改了也就改了!”

征收一千钱、两只鸡是县里批准的,荀贞纵不愿,也没办法,总不能“拿自家的钱给朝廷的邮置”。此乃大忌,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定会被质问,荀衢的父、叔皆是“党人”,他本就受到牵连,在“党锢”之列,去年才因较为远支的关系刚被解锢,得以出仕,再要犯忌,说不定就会被诬告问罪,所以对县廷的这个批准,从了也就从了,但是“支一收二”就过分了。

两千钱、四只鸡,平摊到每个人的身上,大亭的乡民每人得出两三个钱,小亭的乡民每人得出四五个、五六个钱。一家五口,每户就要出十几个或二三十个钱。这看起来不多,但对那些赤贫的乡民、对那些已被各种徭役赋税压得喘不过去来的穷苦百姓来说,却是一个大数目。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