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得不说,刘邦是真的会用人。”
“开国皇帝肯定是会用人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韩信有多厉害
很简单,韩信厉害到可以在失去王位和兵权后成功谋反。
淮阴侯韩信到底有多牛呢且看他的同僚和对手都是怎么对待他评价他的。
萧何曾说过“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萧何认为,韩信是唯一一位可以帮刘邦争得天下的人,萧何说这话的背景是推荐韩信出任要职,所以萧何对韩信的评价有捧的成分在内。
张良“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认为,韩信是汉王麾下唯一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
张良说这话的背景也是要推荐韩信出任要职,故而张良对韩信的评价也有捧的成分在内,但没有萧何捧的厉害。
刘邦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淮阴侯列传
高祖曰“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认为,他得到韩信的时间太晚了,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刘邦对韩信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韩信的军事能力,大概率在刘邦之上。
项羽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阴侯。史记项羽本纪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合,参分天下王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羽在龙且被韩信击杀后,表现出了恐惧,主动派人去说服韩信,欲与韩信联盟,从而形成汉王刘邦霸王项羽齐王韩信三分天下的局面。
综合萧何张良刘邦项羽等人对韩信的看法。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即是刘邦阵营对韩信的评价都很高,项羽阵营中仅有项羽一个认识到了韩信的能耐。
这也能很好地解释出,为什么韩信在楚营中难以得到重用,但却能在汉营中飞黄腾达。
华夏古战场上,谋略计策就写在兵书上,为何,有的将领依计行事一败涂地,有的将领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呢
实际上,每种计谋都有其适用的战况,计谋必须符合战场上的天时地利,否则,使用起来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召来无妄之灾。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经典战术,然而,这种战术古往今来鲜有名将敢用,当同事们簇拥在韩信身边问他为何能够借此取胜的时候,韩信是这么解释的“当人被逼入绝境之时,求生的会让人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潜能,借着这股劲扭转形势,摆脱逆境,就能打赢处于劣势的战争。”
韩信的话很有道理,却隐藏了其中关键。
那就是置之死地后有两种必然结果一个是“生”,一个是“死”。
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就直接决定了这两种结局。
若看不透战场形势,套用背水战术,最终难逃死境。
汉高祖三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可以说,此时的赵军占据有利地形,随时准备与韩信决战。
在古代,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
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那么,韩信是如何将战况导向“生”的呢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其一,韩信的对手是赵国大将陈余,这个家伙善于正规作战,对野路子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