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括在一家书馆里当了一名教书先生,他边教书边收集证据,四处寻找舅父丁一人,怎奈对手太强大,他很难找到突破口。
两年后,河南府换了新太守,周括带着收集来的证据和状子到府衙击鼓鸣冤,新太守翻看了周家的案卷,虽疑点诸多,但此乃前任处理的,牵扯太多的人和事,他刚到任,不愿蹚这滩浑水,周家的案子又不了了之。
周括枕戈饮胆,不放弃报仇雪恨的信念,继续寻找证人舅父丁一人。
这日,周括执教的书馆来了位不速之客,号称是周家的老顾客,周正老先生曾经帮他治好了骨伤,恰巧途经此地,特来致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天息山“过山鼠”白夫勇,白夫勇本是洛阳人氏,出生在普通商人家,他自幼不务正业,喜欢弄枪舞棒,不知花了多少银两四处学艺。后来家道中落,他在一家镖局干起了镖师,在一次押镖过程中丢了镖,赔得倾家荡产,从此浪迹江湖,成了一名游侠。后在天息山落草,坐第二把交椅,也就是天息山的二头领。
天息山聚集了上百名喽啰,三个头领,自上次劫宝失败后,白夫勇深感山上皆是一帮鲁莽汉子,缺少一个具有文韬武略,可出谋划策的军师。此时他想到了洛阳城的周括,他对周家的不幸遭遇早有耳闻,如果能把周括拽上山,天息山才能稳固发展。
白夫勇向大头领展占雄和三头领仝牛介绍了秀才周括,他的出身及家族所遭遇的冤情,大头领力挺白夫勇下山,让他务必说服周括上山入伙。白夫勇请周括到一个小酒馆,分宾主落座,两人年龄相仿,说话投机,如久别重逢的老友。酒过三巡,白夫勇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希望周括上山入伙,有朝一日替他报仇雪恨。
周括甚是震惊,没想到自己被强盗盯上了,再不济也不能上山落草,家仇未报,无论如何不能再做辱没祖宗之事。他断然拒绝了白夫勇。
岂料天息山不气不馁,白夫勇三次下山,三顾茅庐。最后一次下山白夫勇的一句话刺痛了周括:“以先生目前的状况,周家的大仇何时报矣?”周括几经思虑,凭一己之力,难以报仇雪恨,他须铤而走险。周括答应了白夫勇,愿意上山入伙,只为报家仇。
周括离家时跪在父母和兄嫂的灵位前痛哭流涕:“孩儿不孝,至今家仇未报,对不起父母和兄嫂,对不起周家祖宗。今日无奈上山落草,只为报家仇,一旦大仇得报,孩儿便下山,守护周家!为不辱没家族姓氏,我将改姓王,更名为广。”
王广随白夫勇上了天息山,他发现天息山果然名副其实,是一座宝库,千百种植被满山苍翠,山顶上千年古松柏挺然屹立傲苍穹,满山的珍禽异兽,遍山的山果累累。山下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湖,环绕着天息山南面山峰,当地人叫它尧湾湖。湖水波光粼粼,湖里的鱼鲜虾肥,活蹦乱跳。
天息山得了王广如获至宝,山寨大小头目都到场欢迎王广,大家一致推选他做军师,地位仅次于大头领“秃鹰”展占雄,山寨上下皆称他为王先生。王先生与寨主约好,为报家仇,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下山。王先生的真实身份也只有几位头领知晓。
王先生提议重修山规,天息山的宗旨应该是劫富济贫,一不抢穷人,因为大家都是穷人出身。二不抢书生,因为书生都穷,十年寒窗不易。三不抢和尚尼姑。天息山如果想发展壮大,首先要有基本的生存技能,靠山吃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众头领采纳王先生的提议,重修山规,严明山纪,任何人不得违犯,违者严惩。另外把山寨人分为几个部分,大头领秃鹰带一部分人镇守山寨,修筑工事,操练枪棒。三头领仝牛带领一部分人狩猎,除了食肉,将毛皮处理后出售。二头领白夫勇带一部分人捕鱼捞虾,在山下开店铺、餐馆,售卖鲜鱼鲜虾。军师王先生带一部分人采集山果酿酒,他曾在一家书馆教书,这家人就是以酿酒为生的,王先生也学会了酿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