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宿没睡,此时眼珠子都是布满血丝,大声问话的时候,仿佛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只有排在另一边单独列出的孙传庭和卢象升一阵激动。
原以为功名只在八股文章,进了军队也是没多少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看这情形,功名真能达到马上取了。
崇祯看了一眼黄爌,他是看过这位的生平,觉得还算公正才下诏找来做内阁首辅的。
如今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让他一阵失望。
“黄爱卿,统计伤残官兵的事情,你可以放手交给卢象升来处理,另外在统计一份从大明开国到现在的历史名将,做不做的到?”
崇祯转头看向卢象升,雷厉风行的问道,此时的朝堂几乎成了崇祯的一言堂,根本就没有那些文臣说话的地方。
“臣卢象升领旨,最迟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好。”
卢象升出列躬身大声回答道。
“徐光启召集手下的工匠,立刻拿出一份建设英雄殿的建筑图纸,就在离天坛不远的位置给朕建起来,需要多少两银子,也尽快拿出一个预算。”
和天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远,天坛是为了祭天,而英雄殿和天坛相提并论,那可是很高的荣耀了。
若是真的实行下去,那么许多读不好书的儒生,绝对不介意去当兵。
而这对于文科举昌盛,武科举衰落的现象,就会出现一波剧烈的波动。
“臣,徐光启领旨。”
徐光启没啥好说的,道院都能弄出来,手下的匠人也能称大学士,这可是从未曾有过的国家变革。
能在剧烈的变革中占据首位,即便是最后变革失败,自己想来也会青史留名。
文臣队伍中的工部尚书想要上前说上两句,然而脚下的双腿却是不听使唤的站着不动。
虽然六部尚书之中,至盛端明而没有再重新设立。
可在崇祯大换血朝堂的时候,又重新启用了起来。
现在京城之外那一大批修路的前大臣们,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下干活的,而同行的还有朝廷专门配置的捕快们。
当然工部尚书的只能范围还是很广的。
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工部尚书的职位相当于主管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等的国务院副总理。
崇祯自己也知道,这样一个实权部门,不把他拆分了,自己很难改革其中的东西。
所以目前为止,方逢年是近年来第一位接任者。
只是历史上,原本是礼部尚书的人,却换了个职位。
“今日就这么多事情,诸位爱卿,还有人什么要说的?没了就散朝了。”
底下的大臣们还敢说什么,就崇祯刚刚抛出来的那些东西,若是以往的朝堂,肯定是乱糟糟的,仿佛进了菜市场。
那就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根本就不会去深刻的思考,到底这项提议对整个大明,有什么好处。
于是朝堂的氛围就这么莫名巧妙的好了起来。
做实事的人多了,崇祯很明显的察觉到,自己身边的那些宫廷护卫们,也都收了心思,老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