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块地一同上市的,还要09、10号两个地块。
马光明拿着订的最新一期《阳江日报》,翻到第四版面:“这个地块已经在公示了,如果我猜的不错,因为地块过于偏僻,所以报名的同行并不会很多,而且起拍价也不高,2100万,折算下来,一平米也就400多元。”
“曹俊通过他在阳江县委办的朋友已经打听到了,截至目前,才有1家公司报名,”郑亚军面色沉重,“正如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前也顾虑的,这地块太偏了,预计拍下来,每平米500左右,翻成房价就要达到1200元每平才能赚钱,现在,阳江县中心的价格也就1600至1800的样子,大家都不看好新区能到这个价。”
马光明没有回答,若有所思地想着事情。
郑亚军继续介绍道:“这几天我也拜访了几个同行前辈,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个地块基本不感兴趣,都把重心放在了09、10号地块上,09、10号这两个地块一个位于县中心的南侧,一个位于西侧,周边都有政府机构、医院和学校,配套设施齐全,还是老城改造项目,很抢手,同行们都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
按理说同行是冤家,但这么明显的优劣,大家也用不着藏着掖着,好的就是好的,差的就是差的。
郑亚军还是有些担心,毕竟目前还听不到任何利好消息,他们的本钱并不算多,拍下地后还要向银行贷款,一旦银行觉得这地块不值得房贷,或者届时销售额达不到预期,资金链就会面临断裂的风险,公司极有可能成立时间不长,就被迫关门,还要背负上一堆债务。
虽然说债务是马光明的,但他从大公司辞职,自己创业的梦想就此破裂,还连带坑了几个无比信任他的朋友,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因此,他每一步都走得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既定方略就不要轻易改变,”马光明后知后觉,自然胸有成竹,安慰着他,“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你那边让曹俊跟他县委办那位朋友多联络联络,看看县委那边有没有什么新的动作,既然县委县政府决意要开发新区,那么没有理由不给出一些配套政策。”
郑亚军点点头:“这个自然,干这一行,少不了要动用一些人际关系,尤其是能够掌握核心资料的人,现在手头上的关系户我们都一直没有断,保不齐哪一天就能派上用场。”
他也是在大公司打拼过的人,自然不会不明白个中道理。但他忧虑的是,马光明口中所说的配套政策,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俗话说得好,规划规划,就是鬼话,某些地方政策朝令夕改,城市发展方向换一个一把手就换一套思路,把前途寄托在不可知的命运上,他是比较反对的。
马光明继续宽慰着他:“生意场上的前景谁也难以预料。比如说9号10号两个地块,大家都看好,势必要抬高价码,价码一抬高,先不说我们能不能吃下,就算吃了下来,届时楼面价也会大幅度提高,售价能达到盈利的标准?”
郑亚军陷入了沉思,他来之前还想最后一次劝劝马光明,看看能不能去拿下别的地块,但听他这么一说,也迟疑了起来,这两个地块的楼面价,大概没有八九百一平拿不下来,届时房子均价就超过要2000才划算,明显高于现在的均价。
“你说的也有道理,”郑亚军服软了,“不过我很好奇,你怎么就这么看好阳江新区?”
“直觉,男人的直觉!”马光明哈哈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