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去东北好好谢谢一个孩子,如果不是那个侄儿横空出世,也许他这一辈子都得背着骂名。
是那个侄儿的不断努力和奋斗,终于让皇族打掉世家吐气扬眉,也正因为皇族吐气扬眉,从此皇权稳固无比,所以父皇才会做出选择,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治世之能。
其实功劳有一大半属于李云。
“朕要去谢谢侄子!”
李世民这个念头越来越盛,忽然抬头看向了李渊,郑重道:“父皇,您想不想出宫走一走?散散心,乐一乐。”
李渊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但见老人满脸惊喜,很是激动道:“二郎要放朕出宫游玩?”
“你是放您出宫,是陪您出宫……”
李世民有些尴尬低头,语气讪讪道:“儿臣准备出关一行,观阅渤海建国大典,建国的诸侯是您孙子,您这位爷爷应该去看一看。”
“好啊!”
李渊大喜点头,激动道:“朕还要给他主持大婚,让他迎娶正妻册立为妃,似乎小家伙早已及冠成年,可是他一直没有被长辈赐字,朕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字,这次去渤海正好给他赐字及冠。”
李世民哈哈一笑,连忙点头道:“这是您做爷爷的权利,天下任何人都抢不去,父皇,咱们便这么说定了,儿臣陪您一起出关,参加渤海建国大典,顺便再给他娶上几房媳妇,老三这一支很快就能繁荣起来。”
“对对对!”
李渊更加兴奋,急急道:“朕去之后就不回来了,留着渤海帮他带孩子,老年含饴弄孙,实为生平一乐。”
父子两代皇帝越说越投机,渐渐开始设想李云娶妻生子的事情。
突然李世民面色一惊,脱口而出道:“父皇您得解释一下,为什么坚持让儿臣下那道圣旨,小铃铛封了归德县主,为什么您坚持把她赐给李云。”
“哈哈哈哈!”
李渊扬天大笑!
但见老人笑声中忽然走下台阶,一路竟然走到大殿群臣面前,老人目光不断在大臣之中扫视,被他扫视者几乎都是世家出身的官员。
太原王氏刚被下旨灭门,此时世家官员各个心惊肉跳,他们弄不明白李云为何突然看着他们,心里不由自主生出一股紧张。
却见李渊目光先是落到一人身上,笑呵呵道:“赵郡李氏,反水挺快!”
那人正是赵郡李氏的族长李博然,也是不久前第一个站出来对太原王氏捅刀子的人,他见李渊看着自己,连忙拱手行礼道:“太上皇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赵郡李氏何来反水之说?您老人家可能还不知道,贞观四年的时候我们已经选择了站队,当时渤海国主在范阳城里狙击人参,我们赵郡李氏亏得一塌糊涂,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乖乖向陛下投诚。”
“哈哈哈!”
李渊一声大笑,语带深意道:“那岂不是祸兮福之所倚?”
李博然转头看了看大殿门外,太原王氏四十七个重臣的头颅正摆在门口,李博然心有余悸点了点头,有感而发道:“果然是祸兮福之所倚!倘若那时没有做出选择,今天死的也许会有我们……”
李渊不再和他说话,转而又看向一个大臣,悠悠问道:“清河崔氏,累世豪门,你们倒也聪明,朝堂上做出正确选择。”
那大臣是清河崔氏新一代族长,辈分对上李渊明显不够看,连忙躬身弯腰行礼,同时也开口解释道:“太上皇您却不知,崔氏和程家有着姻亲,因为程家联系之故,慢慢接触了渤海国主,经过渤海国主牵线,崔家和皇家早已结成同盟!”
李渊微微一怔,下意识问道:“这是哪年的事?”
崔氏族长脸色一红,讪讪低头道:“也是贞观四年!”
原来当年崔氏也参与了炒作人参,结果被李云搞得灰头土脸,家族亏损太过严重,不得不乖乖选择投诚。
李渊目光炯炯看着这人,忽然又问了一句道:“你们家的清河老叟身体如何?”
崔氏族长连忙再次一礼,满脸肃静道:“多承太上皇问询,家祖父颇为硬朗!”
李渊点了点头,笑呵呵道:“你回家之后告诉他一声,就说我李渊准备出关去游玩,问问他愿不愿去,免得窝在家里发了霉。”
崔氏族长郑重点头,恭敬答应道:“晚辈必然把话带到。”
李渊不再和他说话,慢慢又走向一个大臣。
这大臣不等李渊开口,已经面色发白弯腰行礼,急急争辩道:“启禀太上皇,我荥阳郑氏虽然没有及早投诚,但是今夜在大殿上也选择了站队,还望太上皇大发仁慈,祈请皇族留我郑氏一命!”
这人倒也光棍的很,自己先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用的还是祈求之言,毫不掩饰的祈求活命。
不求不行啊,太原王氏刚刚被下旨灭了门。
此前大唐四姓六望,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走的最近。
并且,郑氏和皇族之间颇多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