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3 / 3)

陈氏的东佳书堂,这可是江西人的骄傲,它开创了民间私家学堂之先河。

该书堂始建于唐僖宗李儇时期,兴盛于南唐烈宗李昇时期,繁荣于北宋太宗赵光义至宋仁宗赵恒时期,更是有着“八英九才子”与“同榜三进士”的美谈。

李贯直言道“东佳书堂在江西德安县,我等虽未曾亲自去过,但对其家学,还是略知一二。”

“可否讲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荣有些期待。

要知道这家书堂并不对外开放,可以说是陈氏家学,入其学堂者,往往是陈氏子孙或近亲,学问一道,捂得严实,轻易不会外传。

李贯笑了笑,缓缓说道“其家学所推崇的,便是有教无类,以推功任能,惩恶劝善为基,以恢振义风,阖宗荣耀为本。”

金幼孜举杯道“我也听闻过一些,陈氏主张子孙蒙养之时,便先择师,十一二岁,便从名师修习圣贤礼义。若资性刚敏,明物清醇,则重点施教。若资质平平,则仍教化,引其知理明义,去凶狠骄惰之心思,为家教传承世代相传,打下根基。”

杨荣听闻感叹不已,与众人碰杯之后,笑道“吉安之地文盛过于德安,几位兄长,必可金榜题名且容小弟,敬几位一杯。”

酒又满上,王艮询问道“杨兄对于朝局变化,可有观感”

“不知王兄所言的是”

杨荣谦逊地问道。

王艮肃然道“自是种种新政,如今之京师,日日变化,总有新颖之物,令人惊叹,也令人不安。便以那书坊、书局而论,各种杂学杂糅一屋,任人挑选,不问本末,是否存在隐忧”

“说起书局,昨日我特意去了中华书局,其售卖最热者,竟是那三国志通俗演义,而非四书五经。若长期如此,百姓日后,恐只知三国,而不知有孔子。”

胡靖叹息道。

金幼孜皱眉道“中华书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售卖还热吗我记得前些日子刘氏书坊刷印版本,引百姓追逐,中华书局冷清许多。”

胡靖哈哈一笑,起身走向一旁,从箱子里取出了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递给了金幼孜,道“你且看看,刘氏书坊,如何能比得上中华书局。”

金幼孜不解地展开翻看,不由惊叹。

在这最新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之中,竟有不少插画,插画内容,皆是书中精彩之处,以插画配文字,以文字补插画,栩栩如生,精彩至极。

“这书,我也要买一套。”

金幼孜爱不释手。

胡靖无奈地指了指金幼孜,道“看,就是如你这般,趋之若鹜,引众无数,才让书局赚得盆满钵满。如此通俗,怎能位居主流”

杨荣接过金幼孜递过来的书,翻看了几页,笑道“胡兄,我倒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哦,何解”

胡靖等人有些意外地看着杨荣。

杨荣将书合拢,肃然道“看书者众,并非我等举人,可论三点。其一,京师文盛日昌,风气变改;其二,京师之人富庶,购置书籍并不吝啬;其三,士民读书,可明辨是非。如这三国文字,也有教化百姓之用,仁义忠诚,不也是其中要义”

“况且四书五经虽重教化,但终究晦涩难懂,我等用功二三十年,犹然懵懂不知,若强求百姓每日用功论语、春秋,呵,诸位就不担心,一知半解之下,民众误解了圣人之言故此,民众所读,应选简单通明之文,不应刻薄,过于强调经义文章。”

胡靖等人听闻之后,略加思索,便纷纷起身,肃然行礼。

胡靖道“今日听闻杨兄高见,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明。是我等仅以士子之目,标尺天下,而忘记以百姓之心,衡量难易,受教了。”

s

第一更送到,晚点还有两更,日万,说到做到。求保底月票、推荐票与催更,惊雪谢过。

本章完,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