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生脸儿一进城,就已经被人从头盯到了尾。而现在,唐奕又从生脸儿,变成了让那些人捉摸不定的生脸儿。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更会有人盯梢。
也就君欣卓有本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避开眼线,悄然出城了吧?
君欣卓一走,唐奕也无心与宋楷等人玩闹,把他们都哄了出去,独自坐在在房中,继续琢磨着西北可能的局势。
......
而在离五味正店不远的一处民宅之中,那留着山羊小胡子的老者也独自坐在堂中,一阵阵的心神不宁。
大约过了有一个时辰,门外传来了脚步之声。
还没等外面的人敲门,老头儿就急不可待地出声道:“进来吧。”
进来的不是一个人,除了之前盯过唐奕稍儿的那个泼皮,还有一个衣着光鲜的青年汉子。
老头儿一见二人,先向那青年问道:“去哪儿了?”
青年一窘,“跟丢了。”
老头儿不由一愣,“怎么会跟丢了?”
青年道:“咱们还是小看了那帮人,万没想到,一个侍女都有这般的警觉和身手。那小娘出了客栈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咱们的人甩没影儿了。”
“......”
老者闻言,更是出神,喃喃碎念:“一盏茶都没盯上?那小子到底什么来头,身边一个小娘子都有这般身手?”
回过神来,又对那泼皮道:“打听的怎么样?”
“回您老的话,小的把那几个生脸儿进城之后走过的地方又都细问了个遍,这帮人......”
“这帮人好像真是奔着盐来的。进城之后,他们在城里转了半天,就接连走了几家杂货问盐。”
当下,泼皮把唐奕几人进城之后去了哪儿,进了哪家店,和店主说了什么话,都详详细细地与老者报了一遍。
......
“你先下去吧。”老头儿沉吟片刻,就让那泼皮先出去了。
等泼皮一走,那青年汉子才道:“这帮人太过招摇,若非不懂行,那很可能就是官面儿上下来私访的。”
老头儿摇了摇头。
不懂行是肯定的,招摇也不假,可却不太像官面儿上的人,因为招摇的有点过了。
谁要是私访还这么大摇大摆,那还不如穿着官服下去直接问呢。
而且,这几个半大小子从年龄上看,也不像是官府中人。
“州府和西军大营都派人问过了吗?”
青年道:“问过了。府衙那边说,没听说朝廷下来的有这么几个人,朝中的给事中归班吴育是个半百老人。”
“赵通判分析,吴育在朝已经六七年了,也该下去了。”
“这次受巡案黄牒(身份证明,正规调任受‘告身’临时差遣受黄牒),既没派什么随行属官,也没有什么特殊用意,多半就是中枢找个借口,想把吴育发到地方上去了。”
“那西军大营呢?”
“大营那边是孩儿亲自去的,石将军也是百忙一见。只是,他久在西北,京中的情况并不熟悉,却也是毫无头绪。”
老者闻言,眉头锁得更深。
最闹心的情况莫过于此,摸不清唐奕的底细,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不知道那位公子是什么来路,谁敢和他铺那么大的买卖?
可是,唐奕开出来的这个买卖实在太诱人了,三分之一个大宋的私盐生意啊!要是真做成了,这老头儿都不敢想。
“唉。”最后老者长长一叹。“这已经不是咱们能做主的了,你派个人去西京,还是让主家来拿主意吧。”
“可是。”青年有些急了。“杨文广马上就到太原。他一来,这生意就得拖着了,万一拖黄了......”
“拖黄了也没办法。”老者也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