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明带领蒯祥在各处巡行。
蒯祥已经换上了一身工装。
他们时时停下,蒯祥回答工匠们的提问,并不时挽起袖子亲自操作,示范。
他俩路过一个琉璃窑时,蒯祥停下脚步:“于大人,我们在此处看看吧。”
“好啊,蒯所丞请。”
蒯祥走到堆满琉璃构件的架子处,一一细看。
“五色琉璃砖,狮子、白象、飞羊,图案绘制优雅,色泽金碧辉煌,太漂亮了!”蒯祥赞叹。
于文明在一旁介绍:“这座通体琉璃的高塔需要大量琉璃构件,这些构件不仅要贴在砖塔的外表上,还要预备出多余的来,以备日后维修时用。所以每个琉璃构件都烧制三套,编好号,一套安装用,两套埋藏地下,留给日后。琉璃构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不仅在工地现场设了琉璃窑,雨花台的窑岗村也设了好几口琉璃窑。”
蒯祥道:“据蒯某所知,琉璃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既然到了这里,在下愿了解一些。”
于文明招呼窑工师傅:“师傅,过来一下。”
窑工师傅走过来:“大人!”
“你给蒯所丞讲讲你这里的琉璃制作工艺。”
窑工师傅讲解道:“琉璃烧制如同烧瓷,要经历选料、晒干、配料、粉碎、阴泥、搅泥、稳做、窑做、釉做等三十多道工序,一道疏忽,便前功尽弃,大人请看……”
“谢谢师傅的讲解,蒯某受益匪浅。”窑工师傅讲完后蒯祥说,他转向于文明。“北京皇宫工程也使用了一些琉璃制品,但其图案和工艺似乎与这里不太一样。北京宛平县龙泉镇有个琉璃渠村,专为皇宫工地烧制琉璃构件。蒯某今日在这个窑口开了眼,启发巨大,看来,北京皇宫的装饰也有多使用些琉璃构件的余地。于大人不介意在下挑两块琉璃构件带回去,让那边的人借鉴吧?”
“当然不介意,”于文明道。“都是为皇家效力,蒯所丞随意。”
※
蒯祥从工地回到驿馆后,便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比对着琉璃构件,在一张纸上绘制图案。
门开了,蔡小芹进屋:“二师兄干啥呢?”
“在学习大报恩寺塔的琉璃。”蒯祥回答。
“除了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作还是工作。”
蒯祥放下毛笔。“不工作了。你接连几日早出晚归,见不着你的面。说说,这些天玩的如何?”
“那还用说,好极了!”小芹眉飞色舞。“妙锦姑姑和秋红带芹儿去了秦淮河、夫子庙、玄武湖、燕子矶,南京真是个好地方啊,六朝古都,数不尽的繁华!”
“那是,不然太祖爷怎会把国都定在此处呢。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
“什么意思?”
“这是当年贡士邓伯言参加殿试时写的两句诗,”蒯祥解释。“意思是金陵有王气。”
“还别说,这两句诗还形容得真挺贴切。”
“据说太祖爷看了此诗,喜欢得不得了,”蒯祥接着讲。“不禁用力拍案。这一拍案不打紧,却把邓伯言吓个半死,当场昏了过去。”
“至于吗。”
“当然至于,太祖爷什么人,杀人不眨啊!”
“后来呢?”
“后来邓伯言醒了,吏部通知他第二天去翰林院上班,做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