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民国之国术宗师 > 第十七章 单破杀手的刀法

第十七章 单破杀手的刀法(2 / 3)

这才分开半天,赵婧之早就望眼欲穿的等着他了。

看着她初为人妇,那扭捏含羞的样子,王洪饭都不想吃了,就想上炕,吓的赵婧之赶紧哄他:“晚上晚上”。

两人嬉闹着吃完了午饭。王洪这才想起要给家人写信的事情,就准备去李帅家里写信。赵婧之想跟着去,可走路总有点不利索,便撅着嘴让王洪早点回来。

李帅早给王洪找到了十余个要学刀的人,多是他的师兄弟和这些人引荐的亲戚朋友,见到王洪,这个武痴就让王洪现在开始教人。

他连学费帮着王洪定了下来,直接把他师父教内房徒弟的价码搬了过来。

想到这些人是掏真金白钱学刀的,王洪只能答应今天先教上一场。

在李帅出去叫人的时候,他就开始给父母写信。

王洪把加入义勇军的事情隐了起来,只写娶赵婧之的前前后后,又说他现在躲起来教拳养家,等路通了就带赵婧之回山东,又替岳父这边问候了下。

写好后,留下了李帅的联系地址。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他开始了第一次正式教学。

王洪只是拿出一套刀,而不是收徒弟,所以他没有让这些人叫他师父。

武术圈里,师徒相称是有一套规矩的,这中间分三个时期。

中华文化中,天地君亲师,是五伦。

明清交替时,文人统称师者为先生。武术方面,师父一词,还是事师如事父的尊称,这个职业的正式称呼还是教师、教头,学者口称师傅。

到了清朝中期,江湖中出现了内外三亲的说法。内三亲为父母、兄弟、子女,外三亲是岳父、义父、师父。师父这两个字一叫,便成了与岳父义父同等的外亲,这说法明显高抬了师父的地位,一下让原本叫师傅的授道解惑之师,应该象尊敬父亲那样去尊重的老师,变成了与父母有等同权力的长辈。文人之外的行业,包括武术界,马上都转用师就是父的师父二字。

很多行业的拜师贴就是卖身契,为学某门手艺,数年内尽从吩咐、打骂随意、生死勿论等等字样就写在那贴子上。各种作坊式的行当从此封锁自闭起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是从这时发展壮大的。

这一时期的武术界拜师仪式上,香案上供着武圣关公或者本门祖师爷,要行递贴叩拜之礼。

红色的拜师贴,宽四长七,写着徒弟的姓名、出生年月、于何时拜于师父门下,还得注明所学门派、师祖师爷的姓名,以及荐师(引荐人)、保师(见证人)姓名,行三跪九叩大礼。

进入民国时代,有武学大家不觉得武术仅是门手艺,把武术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就按照学问界的方式,便把师父这种偏离本质的名称改成了老师。

再到抗战后期,武术家们受时代的影响,收徒时都取消了三叩九拜,改为鞠躬和合影留念的方式。

三叩九拜,也是清朝开始泛滥乱用的礼节。之前只用这个顶级礼节拜祭天、地和祖先,到了满清,从上到下开始不要脸起来,不但皇帝敢接这个礼,民间活着的长辈也敢接了,再然后,底层的手工作坊业集体不要脸。这是题外话了。

由此,王洪先把规矩说清楚了,立这暗场只跟大家交流一套刀法,大家不是师徒关系,而是学校那种师生关系。他会毫无保留的把刀法托盘而出,收取学费只是让他能够生活,仅此。

说是王洪这是在卖套刀,也有些像,可更多的,却像学校一样在传播学问。

王洪先让所有人练那个跑山练刀的方法,这个办法,可以快速提高体力,身法也在其中,也能适应手腕与刀的结合。

就这一个简单的基本功,就把学刀的十来个人练的死去活来,这还是场地小,一次只能有两三个人跑上一小会。说来说去,还是他们平时学的练的都是花刀,没那么激烈的动作。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