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B轮估值4亿,C轮估值10亿,投资者并不是赚到150%,因为B轮融后估值不是4亿,而是4亿+融资额。假设B轮融到1亿的话,如果C轮仅能估到7个亿,B轮的投资者连50%的利润率都没有,这在早期投资来说根本不叫成功,称之为提心吊胆反而更合适。
但是您融资都融到E轮了估值才8亿,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您比较能忽悠,能找到冤大头,第二就是企业肯定缺乏吸引力。
问题是科技企业,就算一直亏损,只要技术确实牛逼,有能够衡量里程碑的标志性成果,融资根本不是问题。
比如同样正在冲刺科创版的澜起科技,当家人是天朝芯片设计第一人杨崇和,当年尴尬到什么程度?2005年推出首款自研的DDR2内存缓冲芯片,但是因为技术验证周期太长而没人用。于是整个研发费用都烧成了空气。
可是因为技术确实过硬,钱根本不是问题,于是继续烧钱,2010年又研发出了DDR3,终于上市热销,最终在2013年推出DDR4被inter认证,确立为行业标准。
这叫科技企业,有技术,无所畏。
即便如此他老先生上科创版的估值也太特么离谱了,科创版的问世使澜起科技的估值立地翻番。
反过来说,缺乏吸引力,就意味着技术上也同时陷入困局,无论是研发不出成果也好,还是专利申请不下来,或者核心人员流失,总之处于扑街中。
但是不继续融资又不行,科技企业最烧钱,没钱可烧的结果只能是破产,必须疯狂补血。因此很多初创型的科技企业最终是被增长速度拖垮的,不是没有增长也不是没有成果,而是增速稍微慢了点就不断陷入融资陷阱,被困境拖垮。
这个时候,最佳的出路就是被人收购,需要一位接盘的天使。这位天使首先得有钱,其次是没经验,有经验的大佬不用问具体情况,一看E轮估值8亿的科技企业扭头就走了,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总之不要让它成为我的问题。
什么人最有可能没经验?年轻人!想到此处尚周眼中厉芒一闪,起身去找人。
很快,楚垣夕的微信里收到袁苜的信息:这家企业你看一下,上周科技。
楚垣夕赶紧调出上周科技的介绍,然后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说很会吹嘛!关键是吹牛逼的姿势要正确,像这家公司就非常上路,从公司命名上开吹——本公司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公司中最落后的技术也是上周的。
能够在取名的时候就想好后面怎么吹牛,那想必不是一般人,同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