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兮妹摇了摇头捡起桌子上的圣旨看了起来。
“哥哥觉得这个制度不好吗?我们太平军打清妖不就是要让百姓都过上好生活吗?现在大家都分到土地,就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了。”杨兮妹不解地问道。
“哎……难道你的见识也跟那些愚民一般吗?你想想所有多余产出都归圣库,那么谁还会好好种地,只要满足自家口粮需要就可以了,谁会去管圣库够不够用,到时候没粮食吃了,这天京城那么多人怎么办?还有那些地主会乖乖把土地交出来吗?”
“哥哥,百姓难道不会理解天国的苦心吗?”
“傻姑娘,不能小看百姓,但是也不能把百姓想的太好。”
“哎……算了,骥华你去一封信给翼王,让翼王劝劝天王,我是不能再去说了。”杨秀清对身边的幕僚张骥华说道。
“兮妹啊,你跟淮海公司接洽一下,看能不能加大我们购买粮食的配额。往后大家可能又要挨饿了!”
“嗯,是,哥哥,我尽量吧,不过淮海公司对粮食的控制很严格。他们自己的粮食需求量也很大。”
“嗯,我知道了,骥华,你让在安徽江西的部队在当地多征缴一些粮食回来,送入东王府的粮库。”
“哥哥,这会不会不好啊?”杨兮妹问道,他对哥哥的做法不大认同。
“我这也是有备无患,我东王府上万号人,难道不要吃东西?”
“好了,明天殿试,妹妹也跟为兄一起去吧。”
太平军这是第一次开科举考试。可是参加的读书人太少,尤其是这次规定男女都可以参加,一些正经的读书人都抵制不参加。
最后为了凑人数,太平军的底层官员甚至用威胁的手段强迫一些读书人来参加考试。
咱们的黄二少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殿试。本来以我们黄二少爷的学问也就能考个秀才。
但是这次参考的人的质量实在都不怎么样,那些被强迫的自然也不会好好答题。
而且咱们黄二少爷,之前被抓进太平军中,接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天国教育。
那时他为了报复董书恒决定投靠太平军,所以学的认真,对拜上帝教的教义是倒背如流。
这次答题的时候,他将教义融入到策论当中。并且对洪秀全是一番歌功颂德。主考官是洪秀全的人,自然给了他高分。
天京皇宫大殿之上,洪秀全高坐大殿之上,他今天亲自主持殿试。
今天,洪秀全的心里很高兴。一个屡试不第的考生,现在成了命题人,你说这种感觉能不好吗?命运的轮回就是这么的奇妙。
参加殿试的考生都到了大殿之上一一落座,然后考官把殿试的卷子发下去。
当场考试,当场改卷。
经过评判有两份卷子比较出彩。
一份是黄浩的,里面引用了很多拜上帝教的教义,对天王笔下歌功颂德,这份卷子天王见了必然龙颜大悦,现在读书人愿意研究教义的真不多。
还有一份卷子让主考官看了都自愧不如,毕竟天国内部还没有什么大文豪加入,唯一的一些读书人,也就是举人秀才。而这篇文章文笔细腻,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分析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