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军的舰队再厉害也不能够上岸。
推翻幕府之后,他要在日本彻底地推行改革,向西方列强靠拢学习,同西方结盟,对抗清国。
一个团结开放的日本未必不能够挑战清国在东方的统治地位。
齐彬的这个想法真的很长远,很大胆。
董书恒则更看重自己的利益。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历史在他小翅膀的扑扇下已经拐入了另一个快速岔道。所以董书恒不敢再想长远的事情,他只想尽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董书恒心中只有自身的实力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自身的实力铺垫,一切都将是镜花水月。
等他积累了足够的人才之后,就会将华夏现在的“班长”——满清给赶下台。然后带领华夏冲刺地球上的“年级第一”宝座。
这次因为要跟美国人打交道,所以董书恒跟着舰队一起出发了。
高层的一帮子大佬对董书恒这种“逃课”行为习以为常。
母亲有慧儿陪着,董书恒一点也不用担心。经过了过年那次刺杀,慧儿跟魏玉珍成了好姐妹。两人经常凑在一起说董书恒的“坏话”。
魏玉珍已经和董书恒订婚,这下老魏放心了,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了。
没了心思的老魏,现在天天呆在文昌阁整理董书恒从圆明园带回来的那批珍宝。不过他只对那些古籍感兴趣。每天带着一帮子学生在整理古籍。
他准备把这些书都印刷出版,免得以后被破坏掉就没了。扬州的华夏博物馆正在建造中,这个馆根据董书恒的要求建造。
它的规模非常的宏大,不是董书恒骄傲了、膨胀了,要大兴土木。
他只是想通过这个博物馆增加华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作为后人要念着祖宗的好。
现在淮海军的统治之下逐渐开放,大家很容易就能接触到西方的东西。董书恒担心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一些西方的舔狗了。
所以他要建造这个大博物馆,把华夏的好东西都集中进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华夏民族的伟大。
为了防止自己出去的时候,太平军突然发动。董书恒成立了一个前敌委员会。
由刘青南、彭玉麟、杨炳春和王从志几位前线将领组成。
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向太平军发动进攻。
曾宪风和严仕坤还是继续坐镇后方。这两个老家伙已经习惯被扔在后面坐镇。
在董书恒的船队出发之前有两波人先出发。
第一波就是特战队和行动局的人。董书恒这是兵马未动情报先行,二十一世纪回来的人,如何会不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呢?
第二波人就是大清的册封使团,这波人得准备一些道具,所以晚两天才出发。
琉球并不是第一次被册封,所以这个圣旨要弄个真的,这个并不难办。
京城里面花些钱自然有人去帮自己提,理藩院那边再借个小官员下来,毕竟这个册封礼节淮海军的外交部可不熟悉。
清廷就是知道这是淮海军要的事,也不敢为难,现在清廷可不敢随便招惹淮海军。说难听点,大家现在能够安稳地在京城过日子还得靠着淮海军知进退呢。
惹毛了淮海军,人家就是不派兵,直接把京城的粮食供应掐断了,大家就又得回到吃糠咽菜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