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必须声明的是,虽然分以派别,彼此之间却并非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
说到底,程丹若执掌宝玺,谢玄英为内阁首辅,他们夫妻内外联合,已然把持朝政,江南党怎么和他们斗呢人家只要愿意,大可以不提拔他们,转而与其他人合作。
双方的矛盾并不激烈,只是合作不再紧密,时有摩擦。
程丹若真正的敌人,是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
夏朝立国一百多年,一代代君王,一届届的官吏,他们在复杂的公务中总结出了默契,哪怕人员迭代,这些“经验”却沉淀了下来,不断往下传递,积累成根深蒂固的弊病。
夏朝中后期,吏治最大的问题就是贪腐。
火耗和淋尖踢斛已经成为潜规则,不,几乎已经成了明面上的规则。老百姓早就忘记没有这些剥削的日子,他们默认要多交一笔钱,而官员们也默认这是一份属于他们的收入。
这无疑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
试想想,原本读书人寒窗苦读,得中进士,想的是为民请命,匡扶社稷,可现实却告诉他们,你们错了,当官的规矩就是剥削百姓。
都说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每天要吃喝拉撒,养父母妻儿,工资不能正常生活之际,很难谈两袖清风。
就算真的有个别人坚持自我,没有同流合污,那么,等待他的是光明前途,还是同僚的排挤
大家都拿,你不拿,就你清高同僚愿意有这样的同事吗上司愿意有这样无暇的下属吗下属愿意有这样苛刻的上司吗
古代社会是人情社会,也是人治国度,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寸步难行。
我想,程丹若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没有选择直接查处贪腐。
人太多了,查不过来,杀了一批还有一批。
她的做法不算高洁,却很实际。
首先,官员贪腐的一大原因,是工资太低,养不起家小。
她设立养廉银,将原本归属于“潜规则”的火耗归公,再统一分配,按照官职给予津贴。
这是应有之义,时代在变化,通货在膨胀,公务员的工资一百多年了还是开国时的标准,本来就不合理。提升工资后,以县令为例,每年的合法收入就从几十两银子变成近千两,足以养活妻小,过上较为优渥的生活。
而且,按照她定的标准,越是等级低的官员,所领的津贴项目越多,充分保障中低层官员的正常收益。
与此同时,随着当官年限的增长,官员还能领“岁银”,这就相当于按照工龄再给部分补贴。
这部分津贴计算非常复杂,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养廉银的表格看一下,可以说在当时,她提出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工资改革计划。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养廉银本来就是火耗,只是从潜规则过了明路,这有什么好吹的
其实,这就是破窗效应。
当你养不起家,不得不拿火耗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贪污了。既然开始贪了,后面其他地方的灰色收入,拿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
底线一旦跨过,堕落得总是特别快,想刹车都刹不住。
可火耗成为津贴,你有了不菲的收入,又没有贪污,其他可贪可不贪的钱,是不是就会犹豫一下了呢
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良心在关键时刻,能不能成为一脚刹车
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人们会偷窃,可吃饱喝足,开着奥迪宝马的时候,是不是不一定要开法拉利保时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