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来,自己通过五姓世家与处月部联系的事,恐怕早已在长孙无忌眼中。
发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在去往西域的沿途直道衙门一查,就能知道货物的大致去向了。
可有一点李沐想不通。
长孙无忌虽然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可毕竟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如今又贵为太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将大唐搞乱搞残,与他有什么好处?
另外,李沂与长孙明月订亲,虽然长孙明月不幸遇害,可李沂并未与长孙无忌有仇怨,将李沂和四万精锐置于覆没的境地,长孙无忌于心何忍?
李沐认为长孙无忌虽然是个奸人,可还是不愿意相信长孙无忌会卖国。
可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又会是谁呢?
李沐与魏征、马周,三人陷入了迷茫之中。
……。
李勣大军在甘州一线与突厥人已经厮杀了十天。
因为是守城,无所谓胜败。
甘州城依旧在李勣手中,只是战损实在是太大了。
十天时间,李勣麾下二十万大军,已经伤亡超过一万人。
听起来比例不大,可要知道,这一万余人是军中的精锐、先登。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排头兵、老兵。
京城朝野的气氛很压抑,没有必胜信心,谁也不知道战事会如何发展。
当李沐的请战折子到了京城。
满朝文武精神为之一振。
吴王沐虽然不受一部分人待见,但他的口碑很好,他麾下神机卫每战必胜的战例,足以振奋人心。
李世民在得知李沐上书请战时,只是淡淡说了句,“朕知晓了。”
可他的内心如释重负。
不是他信任或者对李沐的敌意有所减弱。
而是李沐上书请战,代表着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可以让李世民可以集中精神对抗突厥,而不必花一半心思去防备背后的江南。
这一点很重要。
当几乎所有的朝臣都一致认为,应当允准李沐率军北上时。
长孙无忌严词反对。
“臣以为,李沐养兵自重,反意渐明,其狼子野心并不比突厥人轻。突厥人要的无非是劫掠财富和人口,最多也就几州之地。可李沐,他所图的可是大唐整个天下。再则,这几年来,我朝一旦有战事,几乎都能看到李沐的影子,臣就不明白了,难道朝廷现在离开了神机卫,就打不了仗了?故臣以为陛下万万不可答应李沐北上。”